“汽车+MCU芯片”和“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两大主题,每组均为“中报预增的6

老王持 2025-08-22 00:19:50

“汽车+MCU芯片”和“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两大主题,每组均为“中报预增的6家公司”排行榜,具体如下: 一、【汽车+MCU芯片】中报预增的6家公司(排名及核心信息) 第1名:士兰微 - 汽车芯片:自主研发V代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为国内外多家车企批量供货。 - 业绩: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042.87%(最高达1203.36%)。 - MCU芯片:32位MCU电路产品营收持续增长,车规级MCU已通过认证,可用于车身控制等。 第2名:瑞芯微 - 汽车芯片:拥有多种汽车芯片产品(如智能座舱、仪表盘控制、车载音频芯片),已落地众多车型。 - 业绩: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0.61%。 - MCU芯片:有低功耗MCU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物联网等,车规级芯片符合车载环境要求。 第3名:博通集成 - 汽车芯片:国内ETC芯片领先企业,前装ETC车规芯片已量产,还拥有汽车蓝牙芯片。 - 业绩: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41.04%~153.87%。 - MCU芯片:BK7252芯片内置超低功耗MCU,可应用于智能音箱、网络摄像机等。 第4名:美芯晟 - 汽车芯片:车载芯片产品丰富,其中无线充电芯片进入特斯拉移动电源供应链。 - 业绩: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31%。 - MCU芯片:部分无线充电芯片集成了MCU,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 第5名:晶合集成 - 汽车芯片:拥有150nm、110nm、90nm电源管理芯片,已获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业绩: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39.04%~108.55%。 - MCU芯片:已实现微控制器(MCU)平台产品量产,应用于车用电子等领域。 二、【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中报预增的6家公司(排名及核心信息) 第1名:豪鹏科技 - 细分领域:软包锂电池、圆柱电池、镍氢电池。 - 人形机器人:凭借电芯技术与PACK经验,成为服务/陪伴/四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多家客户的重要供应商,可有效缩短研发周期。 - 新能源汽车:车载T-Box产品已用于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红旗等主流新能源车型。 - 中报预增: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228.03%。 第2名:远东股份 - 细分领域: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 - 人形机器人:研发线缆可覆盖机器人手指、关节及本体,具备优异抗弯折、扭转性能。 -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缆通过多项国际认证,部分技术国际先进,配套比亚迪、蔚来、上汽、赛力斯等。 - 中报预增: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92.49%。 第3名:奥比中光 - 细分领域:3D视觉感知产品。 - 人形机器人:提供全技术路线(3D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3D视觉方案,产品已适配人形机器人客户。 - 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奥锐达专注移动机器人及智能汽车,主攻激光雷达、车载3D摄像头核心元器件;另一子公司新拓三维推出电池DIC测量方案。 - 中报预增: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 第4名:金田股份 - 细分领域:铜产品及先进材料。 - 人形机器人:电磁线及稀土永磁材料已批量供应至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电机系统(空心杯/无框力矩/减速电机)。 - 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电磁线、铜带、铜排等产品供货比亚迪、宁德时代、博世等,应用于三电核心部件;2024年铜产品销量同比提升13%。 - 中报预增: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76.66%。 第5名:宁波韵升 - 细分领域:烧结钕铁硼、粘结钕铁硼、磁组件。 - 人形机器人:持续推进市场合作,2024年三季度已量产供货。 - 新能源汽车:钕铁硼永磁材料深度配套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头部车企,2025年一季度该领域销售收入5.74亿元,同比增43.14%。 - 中报预增: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33.55%。 总结建议: - 若您关注的是汽车电子中的MCU芯片与主控芯片领域,重点可看【士兰微、瑞芯微、晶合集成】,它们在车规级芯片研发、量产及业绩增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 若您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则【豪鹏科技(电池+机器人方案)、远东股份(线缆)、奥比中光(3D视觉)、金田股份(磁材/电机材料)、宁波韵升(磁组件)】均是高增长潜力企业,覆盖电池、材料、感知、连接等多个核心环节。

0 阅读:42
老王持

老王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