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一句话戳破娱乐圈真相:明星都是资本捧出来的,当年邱淑贞上了6个最大的报纸头版,一夜就红透了香港,追星很愚蠢,花父母的钱根本没有必要。
这位拍了上百部电影的老导演,最清楚娱乐圈的门道,他特别提到了当年一手捧红邱淑贞的例子。 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让邱淑贞一夜成名,王晶直接在香港六家主流报纸头版同时刊登她的广告。
这种简单粗暴的"砸钱"方式,让一个新人瞬间红遍全港,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套玩法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内地娱乐圈玩出了新花样。
看看现在的娱乐圈,资本造星的手段更加花样百出,有的明星明明演技生涩、唱功平平,却能靠着热搜包年、数据注水,硬生生被捧成"顶流"。
粉丝们看到的每一张精修图、每一条热搜话题、每一个综艺镜头,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事实上资本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观众的视线,决定着谁能红、谁该凉。
所以王晶直言"追星是很愚蠢的行为",这句话虽然刺耳,却说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年轻人省吃俭用,甚至借钱为偶像打榜、买代言,花的可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饭圈文化愈演愈烈,粉丝们像着了魔一样,为了一些素不相识的明星疯狂消费,这就是一种悲哀。 不过最近倒是有个好现象。随着几起明星塌房事件曝光,越来越多观众开始醒悟。
现在不少人也学会辨别真演员和"人造明星"了,那些靠真本事吃饭的老戏骨,比如李雪健、陈宝国这些老艺术家,一直被观众认可。
说明观众心里有杆秤,资本再会忽悠,也拗不过老百姓的审美升级。
说到追星这事,过去一些人顶多就是买盒磁带、贴张海报,哪像现在动辄成千上万地砸钱。
王晶导演那句"追星要量力而行"说得太对了,欣赏演员的表演是一回事,把血汗钱往无底洞里扔是另一回事,与其花钱给资本当韭菜,不如留着养老钱买点实在的,大家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