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每家都有自留地,一直继续到现在,所谓自留一词,就是属于你自己的,让你自由支配,额外收入。可现在的还乡团.走资.公资.居心不良的人,出于反攻倒算,颠倒是非.胡说八道,什么那时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不许卖自产东西,抓住就斗.游街等,这话不知是怎么从狗嘴里吐出来,不觉得臭吗?只有不知廉耻的小人才有这种作为。六十年代我卖过蔬菜.鸡蛋.鱼.六十年代末我参加工作后.,山东.河南.江苏等.我都是在自由集市买菜,菜都是农民卖的。
我家住8楼,我楼上的楼上(10楼)刚搬来一家农村人,让我特别反感!我没有看不起
【108评论】【31点赞】
葳蕤
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还没死绝,小编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史东水
瞎说什么呀?当时自留地就按人口0,03亩,自吃剩余能上市出卖的有多少?
珠江水逝 回复 10-04 12:45
菜园子,自家开荒的,村里分的经济田都是自家的。绝对没有瞎说,我们韶关大部分农村都是这样。
珠江水逝 回复 10-04 19:16
工农业剪刀差就这么来的,国家工业化需要资本积累。优先发展工业,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国家战略。是最好的路,也是最难的路,没法像西方那样,靠殖民靠战争掠夺,只能靠自己。那时候物价很低,生活成本也很低,但70年代,农村经济已不限于农业,农村的工业化也开始起步。你们这群鸡,给我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用户10xxx80
生产队有菜园,按人口分菜。自留地种经济作物。
用户92xxx22
小便懂个屁!
厌恶说假话
小编人很坏!什么时候有自留地,什么时候没有自留地,他根本不知道!也不知道搞集体时的真实情况。
厌恶说假话 回复 10-04 14:34
自留地是解散大食堂后才有的!而且,自留种菜的地每过一、二年都要将上面比较肥沃的部分交给集体!你没经历过。
101 回复 厌恶说假话 10-05 16:37
我们这里没有那样做,我们这里只有家庭人口数量发生了变化,才调整自留地,而且,这些地都是肥沃的水浇地,非常利于种植蔬菜瓜果。
用户13xxx98
自留地,就是菜地,种点辣椒🌶茄子🍆,懒惰的人种上粮食,不用怎么管理。但是地很少,有的人家干脆就种一样,比如萝卜,或者白菜,急用钱的时候,去集市上卖一点,换个零花钱。
用户10xxx75
当时各地情况不同!我家的自留地.猪儿地合起来有三到四亩,正常年景每年可收八百斤小麦,三百斤玉茭或谷子,一千五百斤红薯和各种蔬菜,家里还喂有猪,羊,鸡等。我家六口人,加上生产队所分口粮和工分粮,每年都有盈余到集市粜麦子或豆类换钱。周边村子除大食堂那两年,都有买卖蔬菜和果类等农产品的人存在。做买卖的每天按规定给生产队交一定钱换算工分。以物易物现象也一致存在。
大树
各地情况 不一样我们这有菜园也有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