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天,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传开了。已经过去2天了,发射失败的原因还没有排查出来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18 21:17:17

短短2天,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传开了。已经过去2天了,发射失败的原因还没有排查出来,公司估值200亿,发射失败当天,蓝箭航天还特地道歉,引发了各网友的议论,大家都表示:失败有什么的,这样的科技工程不都是在失败中一点点的摸索过来的嘛!不用道歉,加油就好!

火箭炸成烟花那一刻,多少工程师在指挥中心红了眼眶。可谁还记得SpaceX第一次猎鹰1号发射时,马斯克团队连炸三次?当年NASA搞土星五号,前四次试射哪次不是赔进去几个亿?航天这玩意儿,烧钱从来都是按秒计算的。

看看隔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2019年登月失败后全民捐款支持。人家总理莫迪直接搂着科学家肩膀说"国家为你们骄傲"。我们这儿倒好,200亿估值的公司发个道歉声明,评论区比发射场还热闹。

技术宅们早扒出了关键数据:这次朱雀二号遥三火箭已经比前两次进步太多。二级发动机正常工作了280秒,比上次多了整整90秒。航天圈内行人都懂,这种量级的突破够写三篇SCI论文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话真没说错。

有个细节特别戳人。蓝箭官微评论区置顶着条留言:"我家孩子说长大要当航天员,今天他画了幅画,火箭炸了但宇航员笑着比耶。"底下两万多点赞。这届网友的格局,比某些唱衰的自媒体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专家透露了个耐人寻味的数字:全球商业航天公司平均要经历7.3次失败才能稳定入轨。蓝箭这才第三次试射,某些键盘侠就急着判死刑。要按这标准,SpaceX早该倒闭八百回了,哪来现在的星链卫星满天飞?

最让人心疼的是那些连夜排查故障的工程师。有内部员工发朋友圈:"48小时没合眼,咖啡当水喝,但数据记录仪里的每个数字都是宝贝。"这种死磕精神,不正是中国航天从无到有闯出来的看家本领吗?

航天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成功时举杯庆功的是市场部,失败时熬夜攻坚的才是真团队。这次蓝箭快速公布故障画面,坦承"归零"需要时间,反倒让人看见中国商业航天的专业底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43

猜你喜欢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