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原来是重庆汽车一哥,但赛力斯和华为合作之后,搞了个问界,长安危机感就来了。
于是拉上宁德时代弄了个合资公司,搞了个阿维塔。
这个阿维塔还跟华为合作,弄了个Hi模式。
注意,和鸿蒙智行不同,鸿蒙智行是和华为终端合作的,华为终端有参与开发以及销售、宣传。
Hi模式则是和华为车BU合作的,这个模式华为仅仅是智能驾驶的供应商。
与很多车企不同,长安是很早就看到华为在汽车行业的潜力的,也是很早就搞Hi模式的车企,甚至是第一个确认入股华为车BU独立出来后的引望的。
由于重庆非常看好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甚至花了近百亿投资了一个70万设计产能的新能源汽车工厂租赁给赛力斯。
在导致身为重庆车企一哥,甚至在整个重庆企业界都数一数二的长安汽车危机感很重。
但是应对方式却是错了,弄个阿维塔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获得花粉的认可,拼命营销自己才是“华为亲儿子”,“鸿蒙智行是私生子”,阿维塔才是华为嫡系的形象。
为了制造这种形象甚至总是阴阳余承东和鸿蒙智行。
比如之前在余承东刚开完智界发布会时,第二天就邀请到了阿维塔发布会上站台。
长安高管在台上尴尬地喊着“”,搞得余承东也只能尴尬地附和。
结果没多久,长安高管就在多个公开场合阴阳余承东和鸿蒙智行,旗下的KOC也纷纷附和。
问题在于长安的这些高管还是离消费者太远了,根本不明白大嘴在花粉心中的地位是只有任正非可以媲美的。
华为内部的董事级别的高管,只有余承东最近十几年是在做消费者业务的,也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门面。
这也导致华为内部只有任正非和余承东是比较受花粉认可,至于徐这类业务常年跟企业打交道的,在花粉心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长安阿维塔这一系列为了证明自己“华为嫡系”而拉踩大嘴和“鸿蒙智行”的措施,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关注车圈的花粉的好感。
就比如上次阿维塔风阻事件,在复测之前,甚至舆论是一边倒的,连花粉也没多少人帮说话的。
时至今日,无论从市值还是品牌形象上来看,别说阿维塔了,哪怕整个长安汽车都已经没办法跟赛力斯相提并论了,营收和利润今年大概率也会被赛力斯反超
而赛力斯也取代了长安汽车成为了重庆心中的汽车一哥,甚至于重庆对赛力斯比以前的长安汽车还重视得多。
就比如在各种重庆官网新闻中经常报道赛力斯,再比如央视有重庆相关的新闻和节目时,重庆就总是把赛力斯弄上去。
之前鸿蒙智行还有个车价20万以下的空缺位置,现在也被上汽给占了。这样的结果,哪怕朱华荣去拜访任正非也改变不了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