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不算是顶级阳谋?厦金大桥开工的时候,台当局是不同意的,但大陆这边还是正常推进,起点定在厦门思明区香山游艇会,一共修了19.6公里,主线有17.34公里直接通向翔安机场,另外还有2.27公里的支线。整座大桥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跨海部分是八车道,限速定在每小时100公里,连收费标准都早早定好了,整个工程一直没停过。 近年来,厦金大桥的修建引发了两岸广泛关注。 虽然台湾民进党当局曾极力反对,但无论是政治层面的压力还是舆论的争议,都未能阻止这一历史性工程的推进。 作为两岸关系中的关键交通项目,厦金大桥的建成为未来的“台海通道”奠定了基础。 根据中国的铁路建设整体规划,预计2035年“京港台”高速铁路将实现通车,其中台海通道的建设尤为关键。 根据工程计划,台海通道的建设将在2024至2027年间启动。 这一阶段的施工将连接大陆与台湾,极大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人员的流动与融合。 在两岸专家学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讨论后,提出了多种方案。 经过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北线与南线两种方案获得了普遍认可,尤其是北线方案更为有利。 北线全长140公里,其中124公里跨海,项目距离较短,且该区域地质条件较为优越,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比南线更加稳定。 所以,北线方案更具备可操作性。 大陆那边算了一笔很清楚的账。 厦门副市长在2025年初的招商会上告诉金门客商,桥通了,金门到厦门机场只要25分钟,现在坐船转车要90分钟。 这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时间和成本都是实实在在的。 金门的农户也能直接受益,水果蔬菜的物流成本能降四成,一年多挣三五万块钱不是空话。 这还不算2004年金门县政府自己测算的,要是能从大陆接水管,每年光运水费就能省下几千万。 这事以前不是没发生过。 当年为了解决金门缺水,大陆把自来水管一寸寸从晋江铺到了金门。 起初,台湾官方一样迟疑,金门有些人心里也犯嘀咕。 可水龙头一开,用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那些担忧就慢慢没人提了。 厦金大桥走的也是这条路,先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生活的便利是骗不了人的,当好处足够实在,原本的那些顾虑自然就会让位。 历史已经证明过,这条路走得通。 2025年1月8日,工人们顶着3米高的浪,硬是把4200吨的钢套箱安了上去。 去年7月,换上钛钨合金钻头,钻探进度直接翻了一倍。 一切都为了往前赶。 早在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就定了调,要“应通尽通”。 随后国家发改委和厦门市很快就把大桥列入规划,图纸都挂了出来。 整个过程,没人去征求台湾当局的意见。 金门人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那座桥离自己又近了一点。 眼看着它从一个遥远的概念,变成了眼前不断长高的庞然大物。 之前有700人联署,希望官方能积极一些,但这终究只是民间的想法。 现在,大陆把路修好了,电接上了,水也通过去了,连桥都快建到门口。 厦门那边冒烟的地方,就是在建台湾同胞回家的桥。 两岸人民自古以来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我们共享悠久的中华文化,语言、文字、节令、风俗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与传承。 这种文化纽带,让两岸民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情感联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雨与荣耀,也一起承载了民族复兴的责任。 无论在两岸的不同历史阶段,民众之间的情谊始终未曾改变。 展望未来,只要两岸同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必能携手应对任何挑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16.6万立方米!厦金大桥刘五店航道桥西锚碇沉井完成混凝土浇筑——极目新闻
最近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在深圳的一番话直接引爆两岸舆论!这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硬核主
【1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