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比利时爱国青年罗杰被德军判处绞刑,比利时国王帮求情也没用,眼看刑期越来越近,来自中国的钱秀玲突然想到办法了,没想到,国王无能为力的事,这个中国女子竟然真的办到了。 钱秀玲出生在1912年,家在江苏宜兴,家里开了纺织厂,还在祠堂办过学堂,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人家,她从小喜欢读书写字,尤其对自然科学特别感兴趣,家人原以为她长大后会嫁个读书人,过安稳日子,但她偏偏不走寻常路,17岁那年,她一个人去了比利时,进入鲁汶大学学习化学和物理,成了学校里罕见的中国女博士。 她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白天上课,晚上泡在实验室,后来身体出了点状况,在医院里结识了未来的丈夫——一位俄国和希腊混血的医生,两人结婚后搬到比利时东部的赫尔伯蒙特,在小镇上开了家小诊所,1939年战争爆发,全欧洲都陷入了混乱,比利时也未能幸免,德军的铁蹄踏入这片土地,许多年轻人投身抵抗运动,想要推翻占领。 1943年春天,小镇上发生了一件让人心惊胆战的事,一个名叫罗杰的青年因为破坏德军铁路被抓了,全镇人都知道他做了什么,也知道他接下来的下场,德军很快判了绞刑,施行日期定得极快,连比利时国王都曾出面求情,依旧无济于事。 钱秀玲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时,脑中猛地跳出一个名字——法肯豪森,这个德军高官,她并不熟悉,但她记得堂兄钱卓伦曾在信里提起过,说在中国时与法肯豪森共过事,那封信和一张合影她一直留着,想到这里,她没有多犹豫,立刻带着资料赶往布鲁塞尔。 当时的交通条件极差,火车时常停运,路上还有德军临检,她带着一身简陋的行李,途中几次受阻,仍坚持赶路,终于见到了法肯豪森本人,把信和照片递了过去,她没有什么高位身份,也没有特别的背景,只是一个从东方来的普通人,但她的请求起了作用,几天之后,罗杰没有被执行死刑,而是被改判为劳役,这个消息在小镇上传开后,大家都难以置信,毕竟国王出面都无果,钱秀玲却做成了。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第二年春天,德军在前线吃紧,又转而报复性地逮捕了大批抵抗组织成员,这次被抓的有96个人,几乎全是年轻人,钱秀玲已经怀孕超过五个月,身体明显沉重,但她没有停下脚步,她再次整理材料,再次踏上前往布鲁塞尔的路,路上颠簸不堪,天气忽冷忽热,但她一次也没有回头,这次,她依旧成功说服了德军高层,96人全都被释放。 小镇上的人们不知该如何感谢她,有人送来自家做的点心,有人写感谢信,还有人主动帮她打扫诊所,她从未在意这些,她做这些事,只是觉得有人能被救,就不能坐视不理。 战争结束后,欧洲开始重建,法肯豪森也被作为战犯送上军事法庭,许多人都希望他受到严惩,但钱秀玲却站了出来,她开始联系那些曾经被她救下的人,请他们出面作证,她向法庭提交了证明材料,说明法肯豪森曾在战争后期展现出人性一面,在她的努力下,法肯豪森最终被判了较轻的刑期,并在三年后获释。 有人不理解她为何要这么做,但她始终认为,战争中虽然有对错,但如果一个人曾在关键时刻保护过无辜,就值得被记住,善意不该被忽略,就算来自一位曾站在对立面的人。 战后不久,钱秀玲和丈夫回到中国,进入科研机构工作,投身核能研究,她从未将自己在比利时的经历向外人提起,连家人也知之甚少,她的生活十分低调,平日里除了科研,就是热心公益,她曾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也曾匿名捐款修建乡村学校,她始终相信,知识和帮助别人,是最值得投入的事。 2008年,她在比利时安详离世,享年96岁,比利时政府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感谢她在战争时期的英勇行为,艾克兴市将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命名为“钱夫人路”,以纪念她曾给予的光明。 她的一生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语言,也没有在媒体前讲述过自己做过什么,她只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做了最难的决定;在最黑暗的时刻,点亮了最微弱的光,这个光不耀眼,却足以成为许多人的希望。 如今,那条小街依旧安静,街边的墙上挂着一块铜牌,上面刻着钱秀玲的名字,还有一句话:“她曾在黑暗中,为他人点灯,”人们从不忘记她,因为她从没要求被记住,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勇气:不在权位之上,不在声名之下,只在选择之中。
苏军为什么没有被德军耗尽人力?这么说吧,苏联其实是和德国一起死的,只不过苏联晚了
【1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