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宋时轮在上海一家饭店用餐,可就在点菜的时候,他突然从服务员口中得知了饭店老板娘的名字,于是他立刻放下了菜单,急切地要求服务员再重复一遍那个名字…… 1950年,上海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一天,宋时轮和几个战友忙里偷闲,到茂名南路一家看着很气派的饭店吃饭。服务员递上菜单,宋时轮翻了翻,觉得都挺家常,就随口问了句:“你们这有啥老板拿手的绝活菜吗?” 服务员也是个机灵人,立马推荐:“首长,那您得尝尝我们老板娘亲手做的清炒虾仁,那是一绝。不过,得我们老板娘董竹君亲自下厨才行。” 就这一下,“董竹君”三个字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宋时轮。他手里的菜单“啪”地一下掉在桌上,周围的战友都吓了一跳。他猛地抓住服务员的胳膊,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都有点抖:“你再说一遍,老板娘叫什么?” 服务员被这阵仗搞蒙了,结结巴巴地又说了一遍:“董……董竹君。” 宋时轮紧接着追问:“是不是二十年前,在望志路开锦江小馆的那个董竹君?” 这下可把年轻的服务员问住了,他哪知道二十年前的事儿啊。赶紧把年长的厨师长请了过来。经过一番核对,宋时轮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确信,踏破铁鞋无觅处,自己找了许久的恩人,竟然就在眼前! 他当即表示,这顿饭不吃了,一定要见老板娘。 董竹君那边听说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指名道姓要见她,心里也直打鼓,生怕是国民党潜伏的特务来找麻烦。所以,她一开始选择了避而不见。 宋时轮是谁啊?打仗的将军,这点困难算啥。他看董竹君不愿意见,就要来纸笔,刷刷刷写了一段话,让服务员递进去。 董竹君接过纸条,只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僵住了。随后,她缓缓从楼上走下来。当她看到那个穿着军装、眼神里满是激动的汉子时,宋时轮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七尺男儿,眼泪夺眶而出,上前一步,声音哽咽地喊了一声:“董大姐,我就是当年你救下的宋时轮啊,我找了你好久!” 时间回到1929年。那年头的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革命者的地狱。26岁的宋时轮,作为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刚从广州的监狱里死里逃生,九死一生地来到上海。可他还没喘口气,就被特务盯上了。 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身份暴露,基本就等于宣判了死刑。危急关头,朋友给他指了条路,让他去找一个叫董竹君的女人。 董竹君,15岁从青楼逃出来,嫁给四川副都督夏之时,后来又主动离婚,带着四个孩子闯荡上海。她办过纱管厂,一二八事变中工厂被炸毁;她开办“锦江小餐”,改良川菜,硬是让杜月笙、黄金荣这些大佬都成了座上宾。说她是那个时代的“巾帼英雄”,一点都不为过。 当穿着破旧长衫、面黄肌瘦的宋时轮,揣着介绍信找到董竹君时,董竹君二话没说,就把他安顿了下来。她不仅冒着杀头的风险收留他,看他身上有伤,还专门请来郎中为他医治。 在董竹君的庇护下,宋时轮一次次躲过了特务的搜捕。身体养好后,他要走,要去找组织。董竹君知道他志在四方,也没多留,只是拿出一些钱,塞到他手里,作为盘缠。 拿到这笔钱,宋时轮没有乱花。他回到湖南老家,拉起了一支三十多人的游击队,用这笔“天使投资”,干起了革命的“创业项目”。后来,这支队伍并入了红六军。从那以后,宋时轮跟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在抗日战场上打鬼子,在解放战争中啃硬骨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 而董竹君,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革命。她后来开了印刷厂,专门为我党地下组织印刷宣传品。上海解放后,她更是将自己苦心经营的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并,无偿献给了国家。 宋时轮后来对董竹君说:“董大姐,你当年资助我的那笔钱,我一分都没浪费,大部分都用来发展游击队了。这也是你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啊!” 重逢之后,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董竹君,每次都带上各种营养品。1950年8月,也就是他们重逢后不久,宋时轮特意请董竹君到家里吃饭。席间,他没多谈往事,只是说自己可能随时要离开上海,重返战场。 直到三十多年后,董竹君才知道,那顿饭,其实是宋时轮的战前告别。饭后没多久,他就率领第九兵团的几十万将士,秘密入朝,去打那场立国之战了。因为军事保密纪律,他连对自己的救命恩人,都不能透露半个字。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骨和情怀。 到了80年代,统战部向宋时轮了解董竹君的情况。宋老将军专门写了一封信,郑重地证明了董竹君在革命危难时期对自己的帮助,并请统战部转告董竹君:“我永记不忘地感谢她,祝她健康,长寿。” 1991年,宋时轮将军在上海病逝。董竹君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悔恨自己一直想去看望他,却因琐事一再拖延,终成永别。她提笔写下了一首挽诗: “六十年前沪识君,微薄奉赠奔前程。戎马一生功卓绝,将勇风范启后生。” 寥寥几句,道尽了半个多世纪的敬重与怀念。
1914年,27岁军官要给14岁妓女赎身,老鸨要3万赎金,他正要付钱,却被青楼女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