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兰州一警察执勤时,突然被一可疑男子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脑袋!在这万分危

大胆的走走 2025-08-16 02:32:09

1998年,兰州一警察执勤时,突然被一可疑男子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脑袋!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警察的第一反应让人泪目。网友:这才行走的一等功,人民的好公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照片里,兰州铁路公安民警程鹏一身警服,胸前密密麻麻挂着33枚奖章,阳光下,几乎要把人眼晃花,4枚一等功,12枚二等功,17枚三等功,这串数字让不少人咋舌,称他“行走的一等功”。 可这些荣誉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敢就能堆出来的吗,或者说,是另有门道? 一切都得从他那双被同事开玩笑说“装了扫描仪”的眼睛说起,这本事不是天生的,是日复一日在火车站里“逛”出来的。 当别人看热闹,程鹏看的是人性和细节,人来人往的车站,就是他研究人性的课堂,他总能在最寻常的场景里,嗅到不对劲的味道。 有一次,一趟成都开来的列车进站,两个妇女引起了他的注意,大热的天,两人穿得整整齐齐,手上却空空如也,连个包都没有,程鹏走过去搭话:“大姐,从哪儿来?” 而对方一张嘴是云南口音,却说自己“从广东来走亲戚”,这逻辑就讲不通了,上千公里的探亲,能这么轻装上阵,他没多说什么,只把两人请到值班室,结果,女民警在她们的腰带夹层里,搜出了1460克海洛因。 这种眼力在2003年又派上了用场,在售票大厅里一个中年男人看见警察,脚下突然一乱,硬生生拐了个弯,就这一下,程鹏就跟了上去,他很自然地问了句:“师傅,票买着了?” 谁知对方一紧张,下意识就去掏身份证,程鹏接过来看了一眼,照片上的人颧骨没这么高,他抬头问了句:“这是你本人?”对方的脸“刷”地就白了,带回所里一查,竟是公安部通缉的持枪绑架案逃犯。 当然,光靠看是不够的,在车站这种地方,随时都会有危险,那时候靠的就是本能,1998年夏天,程鹏正在车站大厅巡逻,后脑勺突然被一个冰冷的硬物顶住,“别动!” 而身后的声音发着抖,却透着一股狠劲,是枪,程鹏脑子还没转过来,身体已经先动了:左手闪电般向后抓住对方持枪的手腕,死死攥住;右手顺势一掀,把枪口推向天花板。 紧接着,程鹏一声“有枪!”的嘶吼,给同事们争取了合围的时间,事后才发现,那是一把上了膛、子弹压满的枪,毒贩说,本来想一枪干掉他,可程鹏那一下抓得太死,扳机根本扣不动。 这种把命豁出去的本能,也让程鹏付出了代价,在另一次追捕毒枭时,程鹏中枪倒地,对方又扑上来,一刀捅进了他的腹部,送到医院时,白衬衫早就被血染透了。 可当家人哭着骂他“为了工作不要命”,程鹏只是笑笑说:“当时管不了那么多,就想把人抓住,我是警察,这是我的活儿。” 可如果程鹏只会拼命,那他也拿不到那么多一等功,抓住那个持枪绑架犯后,他没有就此收手,他在嫌犯藏在站外的面包车里,翻出了一个小型“军火库”:6支上了膛的手枪和一百多发子弹。 并且犯人还叫嚣:“算你们运气好,今天没带身上,不然咱同归于尽。”程鹏没理他,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一个人要6支枪干嘛?这背后很可能是一个庞大的贩枪网络。 这个判断,让整个案子的性质变了,程鹏连夜写报告上交,公安部随即成立专案组,在之后的一年里,程鹏带队跨越四省八市,火车坐到腿肿,泡面吃到想吐,最终将这个特大贩枪团伙连根拔起,抓了110人,缴获了166支枪。 这枚一等功,奖励的是他从一个点看到一个面的思维格局,可一个人的厉害终究有限,能把本事传下去,才算真本事。 而程鹏在派出所搞起了“师徒制”,把他那些看人的门道毫无保留地教给年轻人,他总结的“三必问”——“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带了啥”,听着简单,而是要看对方回答时飘忽的眼神、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手,这些小动作,比话语本身更接近真相。 这份言传身教不仅影响了同事,也最终影响了他的家庭,儿子小时候曾因为程鹏常年不回家而埋怨他,长大后却会骄傲地跟同学说:“我爸是警察,抓过好多坏人。” 在程鹏的故事火了以后,儿子对他说:“爸,你是英雄。”这位硬汉听完,扭过头,悄悄抹了把眼睛。 这33枚奖章,记录的不仅仅是抓了多少坏人,更是一个警察的观察力、本能、格局和传承。 但平安二字,说来轻松,背后却是无数个程鹏这样的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把危险挡在了自己身前,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心安,或许恰恰是不知道这些故事的存在。 【信源】33枚奖章背后的传奇——兰铁公安处技术侦查大队大队长程鹏的故事——澎湃新闻

0 阅读:0
大胆的走走

大胆的走走

大胆的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