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送给周总理数盒雪茄,周总理直接就拿了一盒给了叶飞将军,并说“他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的一个夜晚,中南海弥漫着淡淡的雪茄香味,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刚刚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几盒珍贵的雪茄。 周总理接过其中一盒,直接递给了身旁的叶飞将军,温和地说道:"他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跨越两个国度的传奇人生。 1914年5月7日,在菲律宾奎松省的椰林深处,一个混血男孩呱呱坠地,取名叶启亨,父亲是闯荡海外的福建商人,母亲是当地的菲律宾女子。 五年后,按照华侨家族的传统,父亲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幼子送回福建南安金淘镇占石村,交给发妻谢宾娘抚养,从此,这个在热带阳光下长大的孩子,开始了在闽南大地上的新生活。 双重的文化背景在叶飞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既有菲律宾人的开朗随和,又承继了闽南人的坚韧不拔。 中学时代,进步思想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这颗年轻的心灵,14岁时他秘密加入了共青团,稚嫩的肩膀开始承担起革命的重任。 193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改变了叶飞一生的轨迹,在福安狮子头客店接头时,特务的枪声突然响起,四颗子弹穿透了他的身体,其中一颗深深嵌入胸膛。 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将他藏在阁楼里,躲过了国民党的搜捕,这次死里逃生让他获得了"打不死的铁将军"的称号,而那颗子弹,将在他体内陪伴整整66年。 伤愈后的叶飞投身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在党组织遭受破坏的危局中重建闽东特委,创建了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战爆发后,他率部整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挥师东进抗日前线。 1939年夏夜的浒墅关奇袭,让沪宁铁路瘫痪三日;虹桥机场的突袭中,四架日机在冲天火光里化为废铁,1944年的车桥战役更是创下了新四军单次俘获日军的最高纪录。 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叶飞已是主力纵队司令,孟良崮战役里,他率领部队穿插分割,成功抵御国民党"王牌"74师的疯狂反扑。 当敌军增援部队潮水般涌来时,他的部队像钢钉般楔在阵地上,为全歼74师赢得了关键战机。 1949年8月,叶飞带着满身战尘回到福建,面对的是"手无寸铁,路无寸轨"的贫困局面,这位沙场名将脱下军装,挽起袖子投入到和平建设中。 他亲自踏勘铁路线路,指挥移山填海修筑厦门海堤,为了让泉州百姓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还亲自写信给周恩来总理,促成了山美水库的建设。 当鹰厦铁路的汽笛声首次响彻武夷山时,福建终于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 特殊的出身让叶飞面临着更多考验,菲律宾的妹妹曾来信求助,希望他能在经济上提供帮助,叶飞只是简单回复:"回国我照料生活,海外则无能为力。" 对于子女,他更是立下了严格的"约法三章":不能借用父母关系经商,不能为私利联络华侨,不能盲目追求海外留学。 女儿叶葳葳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德令哈,写信向父亲诉苦,叶飞在马克思著作里夹了张字条回复:"青海再远,不及新疆远,海拔再高,不如西藏高,别人能生活,你也能。" 1994年,已经80岁高龄的叶飞遇到了人生中的又一次考验,有商人捧着价值五万元的金剪刀请他参加剪彩活动,承诺剪彩后金剪刀归他所有。 老将军看穿了这种变相行贿的伎俩,提笔写下了"拒腐蚀,永不沾"六个大字,从此"拒腐蚀将军"的美名传遍大江南北。 1999年4月18日,这位传奇将军走完了85载人生路程,火化时,那颗在胸膛里跳动了66年的子弹头终于显露真容,静静述说着一个时代的忠诚与坚守。 菲律宾参众两院发来唁电,奎松省为他建起了纪念公园和铜像,尽管他在故土只生活了短短五年。 从奎松省椰林中诞生的混血婴儿,到中南海里接受周总理赠送雪茄的开国上将,叶飞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爱国主义。 他既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更是两国友谊的永恒象征,那缕雪茄的香烟,至今还在历史的天空中袅袅飘散。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归侨将军”叶飞:巧用神兵成就传奇战役 三湘风纪网——“拒腐蚀将军”:雅号彰显叶飞将军传奇人生
1975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华,送给周总理数盒雪茄,周总理直接就拿了一盒给了叶飞
如梦菲记
2025-08-15 15:18:35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