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8年,辽国宰相韩徳让正独自在帐内,突然,萧太后慌张闯进帐内,众侍从平静地退下,没过多久,一道赐死的秘旨传出。
公辽国宰相韩德让正在自己的营帐里换衣服,帐外北风呼啸,没曾想他刚解开腰带,帐门忽然被人猛地掀开。
萧太后急匆匆闯了进来,鬓边的珠钗都歪了,脸上写满焦急,侍从们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帐内只剩下他们二人,没过多久,一道震惊朝堂的秘旨传出:韩德让被赐死。
这事得从韩德让的身世说起,他的家族在辽国扎根已久,祖父韩知古是唐朝官员,被契丹人俘虏后成为奴隶。
等到了父亲韩匡嗣这一代,靠着军功在辽国站稳脚跟,韩德让从小展现出过人才能,不仅精通兵法,还深谙治国之道。
979年宋军攻打辽国南京时,他率军死守城池,一战成名,辽景宗去世后,他和耶律斜轸一起辅佐年幼的辽圣宗即位,从此成为萧太后最信任的助手。
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是辽国四朝老臣萧思温的女儿,她和韩德让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少年时代。两家父亲交好,曾为他们订下婚约。
两个年轻人也互生情愫,可惜后来辽景宗看中萧绰的美貌,将她纳入宫中为妃,萧太后摄政后打破契丹贵族垄断朝政的传统,重用韩德让等汉臣,推行改革。
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契丹贵族对韩德让早就心怀不满,特别是南院大王耶律虎古。
988年秋天,有人在韩德让书房搜出一枚刻着辽太祖年号的铜印,这在当时是谋反的铁证。
消息传到宫里,萧太后立刻意识到这是有人栽赃。她匆忙赶到韩德让营帐,表面上是传达赐死密旨,实则是商量对策。
韩德让接过密旨,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他太了解朝堂上的把戏,他和萧太后低声交谈几句,很快就定下计策,帐外围观的契丹贵族以为阴谋得逞,殊不知自己正掉入陷阱。
萧太后突然下令将搜出铜印的内侍抓来审问,那人经不住拷打,供出幕后主使正是耶律虎古,这场风波以韩德让官复原职告终,他的权势反而更加稳固。
政治危机解除后,萧太后对韩德让的信任达到顶峰,989年她赐予韩德让皇族姓氏耶律,这是契丹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1004年,两人共同决策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结束百年战争。
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成为辽国历史上权势最盛的汉臣,萧太后甚至让辽圣宗尊他为"尚父",地位堪比皇亲国戚。
韩德让的结局堪称圆满,1011年他去世时,辽圣宗以太后规格为他举行葬礼,并允许他陪葬在萧太后陵墓旁。
考古发现他的墓志铭详细记载了生平功绩,却刻意避谈与萧太后的私人关系。
这段扑朔迷离的感情成为历史谜团,但两人在政治上的默契配合,确实开创了辽国最鼎盛的三十年。
回头看988年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萧太后闯帐传旨的举动堪称精妙,既震慑了政敌,又保全了得力助手。
韩德让面对生死危机的沉着应对,更展现出一代名相的风范,这对搭档用智慧和胆识,在契丹贵族环伺的朝堂上杀出一条血路,共同缔造了辽国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