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源七月卖出44万台,等于特斯拉Model Y的14倍,这不是因为车更便宜,而是因为老百姓已经明白:买手机看芯片,买车也得看芯片。
雷军把SU7定价25万,一个月还能卖2万4,他用晕车舒缓模式告诉市场,坐在车里不再晕,比发动机吼得响更值钱。
余承东把问界M8标到40万,销量虽然没登顶,但利润顶得上十台宏光MINI EV,他赌的是愿意为自动驾驶掏钱的人已经长大。
比亚迪、奇瑞、吉利在10万以下杀红了眼,其实是在给高端车铺路:先把合资车的价格打骨折,再让小米华为收割愿意为体验买单的人。
合资车现在降三万五万没人看,因为他们还在讲皮实省油,而年轻人只想知道车能不能自己开、座椅能不能躺平、屏幕卡不卡。
市场已经变了,车企再慢一步,就只能看着别人用软件挣钱,自己继续拧螺丝。
你说,下一辆车你是看马力,还是看能不能帮你开车?
tom
M8利润顶10台Mⅰnⅰ?起码20--3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