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五百多名骄纵轻狂的骑匪,一路怪叫着冲向了内蒙自卫军11支队,支队女政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8-11 22:01:44

1946年,五百多名骄纵轻狂的骑匪,一路怪叫着冲向了内蒙自卫军11支队,支队女政委乌兰纵身上马率部反杀,一战击毙了三百多名骑匪! 主要信源:(辽宁学习平台——【红色人物】乌兰:青马双枪“红司令”;中共北票市委组织部编——《北票风云》) 1949年冬天的一个除夕夜,鄂尔多斯草原飘着细雪。 乌兰率领的骑兵支队悄悄包围了一处土匪营地。 借着节日爆竹声的掩护,战士们突袭了正在喝酒作乐的匪帮。 当骑匪头目王得胜慌忙冲向马棚时,乌兰勒紧缰绳迎面截住,马刀在雪夜里闪出寒光。 这场精心策划的除夕夜突袭,终结了肆虐大漠多年的悍匪势力。 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的嘎岔村,1922年出生的蒙古族女孩宝力格,名字意为"清泉"。 父亲是牧马好手,母亲操持家务,草原上的平静生活延续到她九岁那年。 1931年秋,日军铁蹄踏碎东北三省,宝力格一家被迫逃离故土,辗转来到北平城。 尽管家计艰难,宝力格仍考取中学,在课堂上接触了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想。 1935年寒冬的"一二九"运动中,十三岁的她挤在示威队伍里,呼喊声淹没在北平朔风中。 七七事变爆发后,十五岁的宝力格与同学组建女子爆破队。 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记载,这支由女学生组成的特殊力量,曾成功炸毁日军在丰台的军火库。日 军悬赏捉拿的通缉令迫使她化名潜行,1938年初穿越重重封锁抵达延安。 改名"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她在抗大学习骑马射击,将草原儿女的天赋融入军事训练。 骑兵科训练日志显示,她能策马疾驰时双枪连发,五十米内弹无虚发。 1945年日本投降后,内蒙古草原匪患猖獗。 组织鉴于乌兰的蒙古族身份和骑射专长,派她返回家乡组建骑兵武工队。 次年元月,三百名新兵挤在哲里木盟的训练场上,多数人连马镫都踩不稳。 天未亮时,乌兰已带着马队在草原驰骋。 训练日记记载,她独创了"以马为友"教学法。 让畏马的新兵从喂草料、刷马毛开始亲近战马,不出半月,那些抱着马脖子惊叫的新兵已能在马背上开弓。 三月春寒料峭,一封署名"大漠之王"的投诚信摆在乌兰案头。 土匪头目扬言归顺,却暗藏祸心。 接收当日,乌兰单骑立于阵前,匪首陈海龙突然指向空中的飞雁挑衅。 但见乌兰翻身下马,双枪齐发,两只大雁应声坠落。 据热河军区战报记载,她以"刚柔并济"策略整编该部:既严令戒除大烟恶习,又亲自为伤病土匪敷药疗伤,最终赢得"红司令"的敬称。 1947年初的剿匪作战陷入僵局。 盘踞锡林郭勒的"大漠之王"王得胜聚匪三千,惯用沙漠流窜战术。 乌兰走访牧民得知此人痴迷珍藏马鞍,便请老匠人打造镶银马鞍作饵。 侦察员扮作商贾放出消息,贪婪的匪首果然咬钩。 根据内蒙古军区《剿匪纪实》载,除夕前夜,乌兰兵分三路。 设伏组隐入交易山谷,穿插组伪装土匪混入敌营,亲率主力截断退路。 当王得胜在山谷摩挲马鞍纹饰时,乌兰在百米外的雪丘后举起信号枪。 1947年2月14日《群众日报》报道:"匪首被捕时怀揣金怀表指向九点十分,年夜饺子刚出锅。" 此役未损一兵一卒清剿匪巢,当地牧民称颂她是"草原曙光"。 1949年开国大典上,乌兰作为内蒙古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 任自治区副主席后,她仍策马巡察牧区。 在包头钢铁厂建设工地,她指着规划图强调:"蒙古包文化保护区要占三成面积"。 1953年全国人代会上,她推动设立蒙汉双语学校,《民族教育》月刊专文记载其"教室需设奶食加热区"的提案。 1987年离世时,牧民将她的铜像立在曾经剿匪的沙漠要道,守护着今日水草丰茂的家园。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