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白人身材更加高大强壮,为什么冷兵器时代却打不过黄种人?真相是,白人的体格优势并不等于战斗力强,黄种人更擅长战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0年夏天,内蒙古考古队挖出一具蒙古骑兵的遗骨,身高只有1.65米。同一时期,波兰博物馆展出的15世纪骑士盔甲,内部空间显示主人身高超过1.8米。 这两组数据撞出一个历史谜题:为什么体格高大的欧洲骑士,在冷兵器时代屡屡被矮小的东方军队击败? 现代人总以为欧洲人自古高大,但事实并非如此。18世纪前,欧洲农民蜷缩在漏风的木屋里啃黑麦面包,平均身高和清朝农民一样,卡在1.65米左右。 直到工业革命后,肉蛋奶大量供应,欧洲人身高才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膨胀起来。 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清朝人口从1亿暴增到4亿,粮食却不够分,晚清孩童饿得肋骨凸起,抗战时新兵瘦得扛不动枪,身高差距被拉到最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营养跟上来了,40年间平均身高猛蹿8厘米,山东小伙1.78米的身高已和西班牙人并肩。 体格差距的背后,是生存环境的差异。但战争的胜负,从来不取决于谁块头大,而是看谁更能打、更有谋略、更有死战到底的决心。 欧洲人四次东征,次次雷声大雨点小。雅利安人冲到印度搞出种姓制度,却被商朝的青铜戈挡在昆仑山外。 亚历山大打到印度河边,发现战象踩死的士兵比敌人杀的还多,只好掉头回家。 罗马军团最远摸到两河流域,沙漠烈日晒晕了重甲步兵,连波斯城门都没摸着。 十字军更像土匪赶集,在地中海沿岸抢完金银财宝就溜,耶路撒冷城墙都没爬上去。 这些东征连中原王朝的边都没蹭到,反倒暴露欧洲的致命伤,散装王国诸侯掐架,打仗像村斗。神圣罗马帝国由300多个邦国拼凑,法王的命令出不了巴黎郊区。 而中国皇帝一道圣旨,三天就能从京城传到云南边关。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让东方军队能迅速动员几十万大军,而欧洲几千人的战斗就算大规模战争了。 当黄种人挥师西进,战局彻底反转。汉朝卫青把匈奴打出漠北,残部西逃竟引发欧洲多米诺骨牌效应。 匈奴王阿提拉仅带3万骑兵,就吓得日耳曼部落涌进罗马避难。而西罗马帝国被难民潮冲垮时,罗马贵族还在争论匈奴人是不是地狱恶魔。 辽国被灭后,耶律大石带2万残兵西逃,这群“丧家犬”却在中亚杀出血路,三天攻破撒马尔罕,半月荡平花剌子模。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给欧洲人开了眼界。回回大炮能把300斤巨石抛进城堡,欧洲投石机还卡在扔死猪的水平。 蒙古轻骑佯装败退,匈牙利重骑穷追三十里,累瘫时被复合弓射成刺猬,多瑙河里漂满板甲骑士,像灌满水的铁罐头。 40国疆域拼成史上最大帝国,波兰公爵在羊皮卷上哀嚎:“他们从地狱来,连教堂的钟都熔成箭头!” 冷兵器时代东强西弱的根源,藏在饭碗和军令里。草原骑兵马鞍袋塞满风干肉和奶疙瘩,热量堪比现代能量棒。 欧洲骑士啃着长霉的黑面包,肠胃胀气拉垮战斗力。蒙古马虽矮小,啃草根能跑千里,欧洲战马顿顿要吃燕麦,断粮三天就倒地。 军事科技的差距更是关键,秦汉时期的复合弓拉力普遍超过80磅,英格兰长弓的黄金时代比中国晚了整整十个世纪。 蒙古军队吸收了东西方的军事科技,中国的火炮、阿拉伯的回回炮,这些黑科技在西征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而欧洲的军事科技相比罗马时期几乎没有进步,面对蒙古大军的高科技武器,自然溃不成军。 文化差异同样不可忽视,东方军队强调集体主义和纪律,蒙古士兵以忠诚和勇猛著称,战场上令行禁止。 欧洲骑士则更注重个人荣誉,十字军东征时,贵族们为了争夺战利品内讧不断,战斗力大打折扣。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拼的不是谁更高大,而是谁更坚韧、更灵活、更善于学习。 东方军队凭借高效的动员体系、先进的军事科技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一次次改写历史。而欧洲人直到火器时代才扳回一城,但那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信息来源: 《冷兵器时代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分析》 《欧洲白人更加高大强壮,为什么冷兵器时代打不过黄种人?》
欧洲白人身材更加高大强壮,为什么冷兵器时代却打不过黄种人?真相是,白人的体格优势
提莫说热点
2025-08-11 14:51:29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