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唯一的亲弟弟周同宇,建国后是工业部门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后因病不能正常上班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1 08:57:08

周总理唯一的亲弟弟周同宇,建国后是工业部门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后因病不能正常上班,被有关部门安排到内务部做参事。 周同宇,1904年出生在江苏淮安,原名叫周恩寿,是周恩来最小的弟弟。周家那会儿已经不行了,父亲周贻能四处找活儿,母亲万氏早早去世,家里穷得叮当响。周恩来9岁就得挑起大梁,带着周恩溥和周同宇两个弟弟,把后院改成菜地,种点菜卖钱补贴家用。东西卖光了,连借钱的地儿都没了。周同宇14岁实在熬不下去,1918年跟着二哥周恩溥跑到了天津,投奔四叔周贻赓。 到了天津,周同宇靠着脑子活络,在学校连跳几级,1921年考进了南开中学。那时候南开可不是一般的学校,进步思想特别浓,周同宇在这儿入了党,还加入了“觉悟社”,干起了交通员的活儿,专门给组织跑腿送信。1924年,他又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眼看着前途一片光明。可惜,人生哪有那么顺。 1927年,周同宇因为感情的事儿出了岔子。他喜欢上一个女孩,追着人家跑到了四川,也没跟组织请示。这事儿可把周恩来气坏了,那时候大哥正忙着组织武装起义,弟弟却擅自离队。周恩来直接下読み 下了撤职查办的命令,周同宇一气之下干脆退了党,跑去东北和天津干了点税务和禁烟的活儿。虽然脱离了队伍,他也没完全跟哥哥断了联系。1928年,他还帮周恩来和邓颖超躲过日本水警的盘查,安全去了莫斯科。这件事儿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周同宇终于又联系上了党组织,1946年在北平见到了周恩来。大哥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去天津开个布庄,表面上是做生意,实际上是为地下党筹钱筹物。1947年,他被国民党抓了,关了半年多,出来后接着干。1949年,他进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正式进了北京钢铁局当科长,后来又调到冶金部。 在工业部门,周同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干的活儿无非是监督生产、调配原料、检查质量,没啥特别的。5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突飞猛进,1949年产量才15.8万吨,到了1957年就飙到535万吨,周同宇也算跟着沾了点光,出了点力。可惜他身体不行,胃溃疡老毛病拖着,1960年代初越来越严重,经常得请假在家歇着。 1959年,老同学曾山看他身体实在撑不住,把他调到内务部当专员,工作轻松点,管些民政事务。可周恩来觉得弟弟拿着全工资不上班不像话,好几次找曾山说要给周同宇办提前退休。曾山拖着没办,周恩来急了,说:“你再不办,我给你处分!”1963年,周同宇59岁就退了,工资一下少了一大截。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在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周恩来心疼弟弟,从自己工资里拿出200块钱,每月让侄女周秉德送过去,一直送到1968年孩子们都工作了才停。退休后,周同宇一家挤在小房子里,生活简简单单。他特别想回淮安看看,祭拜母亲的坟,可周恩来不让,说回去会给地方添麻烦。周同宇没办法,只能说等死了把骨灰送回去。1985年,他在北京去世,81岁,骨灰按遗愿回了淮安,埋在老家后院。 周同宇这辈子低调得不行,从不跟人说自己是周恩来的弟弟。在工业部门干活时,没人知道他背景。他宁愿过苦日子,也不靠哥哥升官发财。周恩来对他要求严,不许搞特殊,可私下里又特别关心他,帮他渡难关。这兄弟俩,一个光芒万丈,一个默默无闻,各有各的路,却都为国家尽了心。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