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德和妻子在吃饭。突然,敌军踹门而入:“抓住朱德!”妻子灵机一动,抓起一个脸盆就递给了朱德并大声吆喝,敌军听后,竟撇下朱德就冲了出去了。 朱德出生在1886年的四川仪陇,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他家是佃农,兄弟姐妹多,好几个早早没了命。他小时候被叔父收养,才有机会念书,进了私塾和仪陇高等小学堂。1908年,他跑到昆明考上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二年毕业就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时,他参加云南重九起义,后来在护国战争中从连长干到旅长,带着部队打北洋军阀,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护法战争期间,他转战川滇边境,见过太多战场上的残酷。 1920年,他被赶出四川,一度染上鸦片瘾,在上海戒掉后,决定出国深造。1922年去德国留学,在柏林遇到周恩来,接触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转到苏联学军事,回国参加北伐,当上国民革命军团长。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任第九军副军长,率部南下,在赣粤湘边打游击。1928年,他带队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的部队会师,任红四军军长。那时候,革命形势严峻,他从一个旧军人转变为革命领袖,靠的就是对信仰的坚持和对群众的了解。 伍若兰1903年生在湖南耒阳,家里有钱,她从小接受教育,1911年进私塾,1915年上耒阳县立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考进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参加反帝宣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耒阳搞妇女工作,开夜校,教大家识字和革命道理。1927年马日事变后,她转入地下,散发传单,张贴标语,躲过多次追捕。1928年湘南暴动,她参与攻占耒阳,成立苏维埃政府,当妇女部部长。后来随朱德部队上井冈山,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组织妇女缝衣服,抄革命歌曲。她不光会写画,还使双枪,能顶一个班的兵力。朱德和她就是在暴动中认识结婚的,两人结合后,一起钻山沟,打游击,生活简单却充满干劲。 1929年春,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转移到赣南寻乌县圳下村一带,目的是打破敌方封锁,寻找新根据地。朱德和伍若兰借宿农家,中午吃粗粮时,敌军刘士毅部突然包围村庄,先头部队萧致平团发起奔袭。红军遭受重创,部队被分割。伍若兰起身从灶台拿粗陶瓦盆塞给朱德,提高声音让他去打水,假装他是伙夫。敌兵看他穿布衣,手持瓦盆,没认出来,就继续搜其他地方。朱德趁机从后门脱身,伍若兰留下来周旋,吸引敌方注意力,确保同志们撤退。她摇头拒绝朱德带她走,坚持掩护大家。 朱德先走,组织部队转移。伍若兰确认战友安全后,试图隐入山林,但没多久在执行掩护伤员任务时腿部中弹被捕。敌军很快知道她是朱德的妻子,把她绑在祠堂柱子上,用鞭子抽打,用烧红烙铁拷问红军主力位置。她咬牙只说要杀就杀,什么都不清楚,还鼓励狱友坚持革命。牢房阴暗潮湿,她传唱革命歌曲,鼓舞大家。敌军没能从她嘴里撬出情报。 半个月后,1929年2月12日,敌军在赣州城墙边最后逼供,她依然不屈。刽子手举刀杀害她,头颅悬挂城墙示众三天。这暴行没吓住百姓,反而激起更多人投身革命。朱德闻讯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桌上留下痕迹。从那以后,他桌上总放一个粗陶盆,作为纪念。多年后,他率部再经过井冈山,在当年村口亲手栽兰花,每年春天托人带回照片,轻抚兰叶。伍若兰牺牲时26岁,留下的遗物有针线包、抄满革命歌谣的笔记本,还有朱德送的刻着小小“德”字的铅笔头。这些东西现在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画像上她短发齐耳,眼神坚定。朱德内心清楚,妻子是为了掩护他才遇难,这成了他一生的痛。
1929年,朱德和妻子在吃饭。突然,敌军踹门而入:“抓住朱德!”妻子灵机一动,抓
混沌于浮云
2025-08-11 00:16:30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