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凡尔赛了!”8月10报道撒贝宁在参加节目,首次回应保送北大真实原因,他笑着说:我内心一直很想保送北大,并不想以湖北省高考状元身份!话音刚落,就引来众人惊呼,撒贝宁说完后自己都绷不住了,嘴角连AK都压不住了!
"你知道吗?其实我当年真的不想考状元,太累了!"撒贝宁在节目录制现场轻描淡写地说出这句话时,全场瞬间安静了三秒钟,紧接着爆发出一阵惊呼声。
就连见惯了大场面的主持人都愣在原地,而撒贝宁自己说完这句话后,嘴角那抹得意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整个人都快绷不住了。
这一幕发生在最新一期的综艺节目中,当被问及保送北大的经历时,撒贝宁终于揭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原来这个看似轻松的保送背后,竟然藏着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
时间回到1994年的冬天,武汉一中的老师们正为一件事发愁,北京大学的冬令营邀请函已经到了好几天,可学校却迟迟没有确定人选。
原因很简单,往年派去的学生在文艺展示环节总是吃亏,成绩再好也难以脱颖而出,更要命的是,北大那边已经放话了,如果今年再不派人参加,以后就不给武汉一中名额了。
就在老师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想起了在学校文艺汇演上表现出色的撒贝宁,当时的撒贝宁不仅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还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老师找到他时这个少年正在教室里埋头做题。
"撒贝宁,学校想推荐你去参加北大冬令营。"班主任开门见山地表示道,撒贝宁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这个机会意味着什么,但也明白背后的压力有多大。
冬令营的考核远比想象中严格,不仅有文化课的笔试,还有面试和才艺展示,撒贝宁在笔试中发挥稳定,面试时对答如流,可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是才艺展示环节的那首《小白杨》。
当撒贝宁站在舞台中央,清亮的歌声响起时,台下的评委老师们都被震撼了,这个来自武汉的少年,不仅歌声动人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自信和从容,演唱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然而精彩的表演只是第一步,冬令营结束后,北大还派出老师进行暗访,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悄悄来到武汉一中,向老师和同学们了解撒贝宁的日常表现,到的反馈让他们更加确信,这个学生值得破格录取。
后来经过层层考核,撒贝宁最终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进入北大后,他更是如鱼得水,担任广播电台台长、戏剧社社长,还带领合唱团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冠军,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又成功保研北大法律系。
多年后的今天,当撒贝宁以"凡尔赛"的方式回忆这段经历时,网友们的反应格外精彩,有人评论道:"撒老师,你这是在拉仇恨啊!我们挤破头都考不上的北大,在你这里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还有网友调侃:"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原来不想当状元是因为想直接保送,这逻辑我服了!"
回看撒贝宁的成长轨迹,从保送北大到成为知名主持人,他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是金子总会发光"。
而撒贝宁老师那句"不想以高考状元身份"的话,与其说是凡尔赛,不如说是对自己能力的绝对自信,毕竟,当你有实力选择不同的成功路径时,高考状元确实只是其中一个选项而已。
那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