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玩“声东击西”,中美经过三轮谈判,美方最关注的不是关税,也不是稀土,而是如鲠在喉的俄伊问题。不解决掉俄伊,可能以后还会有巴西,中方的国际结算体系搭建成熟,中美博弈很难占上风。 要读懂这盘棋,得先撕开美元霸权的遮羞布。 过去半个多世纪,美国靠着印钞机就能收割全球。沙特卖石油必须收美元,巴西出口大豆得用美元计价,就连印度买俄罗斯的煤炭,都得先换成美元结算。这套 “美元 - 石油 - 大宗商品” 的三角体系,让美国成了全球经济的 “收费站”。 谁不服?切断 SWIFT 结算通道,冻结外汇储备,分分钟让对方的国际贸易瘫痪。伊朗被卡脖子那几年,石油出口暴跌 70%,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现在,收费站的栏杆开始生锈了。 中东沙漠里,沙特悄悄用人民币结算了一批卖给中国的石油。东南亚雨林中,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贸易,开始用本币轧差清算。 最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俄罗斯和伊朗联手搞出的 “能源币” 结算系统,直接绕开美元,把里海的石油、波斯湾的天然气变成了实打实的资源锚定货币。 这三个国家凑在一起,简直是美元霸权的 “拆骨刀”。俄罗斯有能源,伊朗有地缘,中国有制造业和市场,三者的结算网络一旦打通,就像在美元的堤坝上炸了个口子。更要命的是,南美大国巴西也扛着铁锹跑来了。 巴西正在修的两洋铁路,堪称 “世纪工程”。这条铁路横贯南美大陆,一头连着大西洋的里约热内卢,一头扎进太平洋的秘鲁港口。 建成之后,巴西的铁矿石、大豆从内陆运到亚洲,能比绕道巴拿马运河省 40% 的时间。但真正让美国破防的,是巴西总统在奠基仪式上宣布的消息:项目融资用人民币,贸易结算用人民币。 这相当于在美元的 “后院” 埋了颗地雷。要知道,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糖、大豆出口国,这些大宗商品长期被美元定价。一旦巴西带头用人民币结算,阿根廷的牛肉、智利的铜矿很可能跟着站队。到时候,美元在南美资源市场的定价权,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人当然懂这里面的厉害。所以他们在谈判桌上绕来绕去,一会儿说 “要关注伊朗核问题对能源市场的影响”,一会儿又提 “俄罗斯能源贸易要符合国际规则”,其实都是在给新兴结算体系使绊子。他们怕的不是关税高低,而是越来越多国家发现:原来不看美元脸色,生意照样能做。 中国搭建的国际结算网络,走的是另一条路。不是靠航母护航,也不是靠制裁威胁,而是用实打实的贸易量说话。 中国每年要进口 1400 亿美元的原油、1.2 亿吨铁矿石、6000 万吨大豆,这些真金白银的需求摆在那里,自然有人愿意用人民币来换。就像巴西,拿着人民币既能买中国的高铁,又能换沙特的石油,比攥着随时可能贬值的美元踏实多了。 这阵子,美国商务部的官员天天往中东跑,美联储主席又忙着给拉美国家打电话,说到底就是想把这些 “摇摆国” 拉回美元阵营。但人心这东西,一旦松动就难回头了。 印尼央行刚刚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伊拉克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对华贸易。这些国家不是在跟美国作对,只是在为自己的钱袋子打算盘。 说到底,美国在谈判桌上死咬俄伊问题,不过是想按住新兴结算体系的 “快进键”。但历史的车轮从来不是靠喊话就能拦住的。当越来越多国家发现,用本币结算能省下汇率损失,用资源换商品比看美元脸色更靠谱,美元霸权的根基自然会松动。 中美这轮博弈,表面看是贸易清单的拉扯,实则是全球结算秩序的重塑。美国人想靠 “声东击西” 拖延时间,却忘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谁能提供更稳定的合作框架,谁能让更多国家分到蛋糕,谁才能在未来的国际格局里站得住脚。 这盘棋,才刚刚下到中局。但棋盘上的棋子,已经悄悄换了位置。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90评论】【2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