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长女成外国元首养女授少校,胞弟说她终身未嫁,没回国不会中文 在《王明的儿子王丹丁》一文中,曾提到了一个细节——王丹丁还有一个姐姐叫王芳妮,当年王明从苏联回国参加抗战,就把她留在异国他乡。 之后她被共产国际总书记、保加利亚元首季米特洛夫收做养女,后来就一直在那,没选择回国,导致连中文都不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王芳妮的母亲名叫孟庆树,与王明相识于1927年。据资料记载,当时王明和孟庆树都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王明23岁,孟庆树16岁。 因为两人都是安徽老乡,所以一见如故很谈得来,后来王明还爱上了她,对其展开疯狂追求。 按理来说,王明在当时名气不小,不仅留校任教,还在副校长米夫的扶持下一跃成为中山大学的秘书,可谓意气风发,但他对孟庆树的追求却屡屡受挫。 但王明一直锲而不舍,经常以同学老乡的名义对她各种送温暖,写情诗。在这种攻势下,孟庆树态度开始发生转变,对王明逐渐缓和,不过始终还是没有最终表态,这一拖就拖到了1930年。 在这一年,孟庆树被逮捕,陷入到巨大的危险当中。王明心急如焚,不顾生命危险,三次化装前往探监,并配合多方努力将其救出来。 王明的痴情终于打动孟庆树,两人在1930年11月结婚。婚后两人的日子过得还不错,1932年两人还生下了长女王芳妮,生活更加美满。 而从诸多历史记载来看,王明与季米特洛夫关系也相当要好。 在季米特洛夫担任共产国际总书记时期,王明就是共产国际的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处候补书记,两人一起共事了两年多,彼此间政见相合,私交甚好,就连两家人的来往也极为频繁。 也正因如此,在1937年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时,共产国际特意委派王明回国协助我党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在他离开苏联时,则将女儿留在苏联,交给季米特洛夫照顾。 恰好季米特洛夫只有一个儿子,后来得病去世,因为关系好,他就索性把王明女儿收作养女。 后来王明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在那种极端情况下,季米特洛夫尽管不想干预中国党内的事情,但还是放心不下对方,于是1943年他写信给好友为小王芳妮报了个平安。 在建国后,王明先后担任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的理事会理事、政法委副主任等职务,还负责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新中国的民生作出了一些贡献。 不过1955年,他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去了莫斯科治病,之后便一直没回国。而即使他不在国内,毛主席依旧很优待他,比如1956年中共八大之际,还提名其为中央委员候选人。 后来王明与妻子孟庆树,分别于1974年、1983年去世。至于他们的女儿王芳妮,自然受父母的影响一直留在苏联生活,后来还成为一名苏联女飞行员,是少校军衔,所以她不懂中文,也属情理当中了。
王明长女成外国元首养女授少校,胞弟说她终身未嫁,没回国不会中文 在《王明的儿子王
寒烟锁重
2025-08-09 20:23:41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