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没用了,荷兰太冤了?美国一纸命令,荷兰就果断切断了对我们的光刻机出口。他们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8-09 18:48:30

光刻机没用了,荷兰太冤了?美国一纸命令,荷兰就果断切断了对我们的光刻机出口。他们中高端光刻机都禁止出口中国,以为我们会求饶,结果呢?最赚钱的产业就这么崩塌了! 这能说荷兰冤吗?其实一点都不冤,这都是它自己选的路。 荷兰为啥听美国的呢?还不是觉得自己是美国盟友,跟着大哥有肉吃。2019年美国一施压,荷兰的阿斯麦立马就收紧了对华出口。之后那限制是越来越严,先进的EUV光刻机不让卖,DUV光刻机也处处受限。可荷兰没想到,这一听从,就把自己给坑了。 2022年的时候,中国可是阿斯麦的第二大市场,贡献了64亿欧元的销售额,占总营收的29%。可到了2024年,虽然上半年对华销售额涨到了48亿欧元,占总营收的42%,但这完全是中国企业在政策生效前疯狂囤货的结果。阿斯麦自己也承认,2024年因为出口限制,至少损失了10%到15%的销售额。更要命的是,他们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会跌到20%左右,这不就是典型的自断财路吗? 最打脸的是,荷兰以为卡住光刻机就能卡死中国芯片产业,结果却把中国逼成了“光刻机研发狂魔”——上海微电子在2024年直接放大招,28nm浸没式光刻机实现量产,国产化率超过70%。这玩意儿虽然比不上阿斯麦的高端货,但满足成熟制程芯片的生产完全没问题。到了2025年5月,第一台设备正式交付中芯国际,直接把阿斯麦的DUV光刻机市场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更绝的是,中国在EUV技术上也没闲着,中科院的EUV光源效率突破3.42%,上海微电子的EUV核心专利甚至被外媒评价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ASML的技术路线”。 荷兰的损失还远不止这些。阿斯麦作为全球光刻机龙头,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产业链。2024年他们的毛利率从之前的54%-56%跌到了51%-53%,股价虽然在2025年8月维持在722美元左右,但相比2023年的高点已经跌了不少。 而那些给阿斯麦提供零部件的荷兰企业,比如飞利浦的光学系统部门、ASMInternational的沉积设备业务,也跟着遭殃。据行业估计,荷兰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至少有2万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这还不算那些间接相关的上下游企业。 美国在这事儿里扮演的角色也挺有意思。表面上看,他们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实际上不过是想把荷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顺带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可他们没想到,自己的政策也有漏洞。 2025年3月,特朗普在国会公开表示要废除《芯片与科学法案》,理由是“花了几千亿美元补贴,企业却不买账”。这就暴露了美国内部的矛盾:一方面想通过补贴拉拢企业,另一方面又用出口限制捆住企业的手脚。荷兰夹在中间,两边都不讨好。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半导体企业也开始叫苦连天。英特尔、美光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被国产替代挤压,他们终于意识到,荷兰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 荷兰的悲剧还在于他们高估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他们总以为全球只有阿斯麦能造高端光刻机,中国离了他们就玩不转。可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巴掌。中国不仅在成熟制程上实现了突破,还在先进封装、量子计算等领域另辟蹊径。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中国市场功不可没。 而荷兰呢?他们的光刻机出口额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从2022年的90%跌到了2025年的75%,你说冤不冤? 说到底,荷兰的问题就在于太把自己当回事,又太不把中国当回事。他们以为跟着美国就能高枕无忧,结果却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现在再回头看看,2019年的那个决定,简直就是荷兰半导体产业的“滑铁卢”。要是他们当初能多一点骨气,少一点盲从,或许还能在这场科技战争中保留一丝体面。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荷兰的光刻机产业正在缓缓下沉,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亲手埋下的炸药……

0 阅读:249

评论列表

山川

山川

3
2025-08-09 19:57

外国人搞科技顶呱呱,但是论做人,就缺几根弦了

用户11xxx46

用户11xxx46

2
2025-08-09 20:22

中国的目标就是把阿斯麦搞挎,倒闭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