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越南要砸中国的“饭碗”?做好这两手准备,下跌的订单迟早回到我们手中 梁稳根1956年12月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市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的父亲靠手工编织竹器维持生计,家中条件简陋。梁稳根从当地中学毕业后,进入中南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专业,1983年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洪源机械厂担任技术员,这是一家国有军工企业。他每天检查焊接设备,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月薪仅几十元。1986年,他辞去这份工作,与三位同事凑集6万元资金,在涟源租用地下室开设小型工厂。初期尝试生产玻璃纤维材料,多次试验失败后,转向焊接材料生产。产品逐渐打开市场,1991年,企业迁至长沙,更名为三一集团,专注于工程机械制造。 公司快速发展,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如混凝土泵送优化。2003年,三一重工成功上市,梁稳根出任董事长。2011年,他登上中国富豪榜首位,身家数百亿元。他还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参与行业讨论。在职业生涯中,他从基层技术员转型为行业领军者,推动企业从小型作坊成长为全球重工巨头。这段经历说明,起步再难,只要坚持技术积累,就能站稳脚跟。像梁稳根这样的人,靠实打实的努力,带动整个企业往前走。现在订单下滑的局面下,他的故事提醒我们,转型升级不是空谈,得一步步来。 沿海工厂订单减少引发广泛关注。下滑源于多重因素。西方国家推进制造业回归,美国拨款1万亿美元支持本土工厂重建,企业搬迁生产线以降低外部依赖。越南和印度利用较低劳动力费用及税收优惠吸引外资。苹果和鸿海等公司在这些地区设立工厂,转移电子和纺织订单。中国企业面临压力,三一重工订单一度波动。梁稳根召集高层强调策略调整。政府重视,提出优先恢复扩大消费,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通过高质量产品开发,将外贸损失转向内需。另一准备是推动制造转型升级。企业增加自主研发,三一重工与阿里云合作构建数据中台。这些举措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过去40年技术积累,使产品耐用性和设计进步显著。 国货销量上升,但国际影响力需强化。通过创新,企业获全球认可,外贸稳固就业和外汇。虽有低成本竞争,自研技术提升竞争力。港口渐忙碌,新订单涌入。消费政策后,国内市场活跃。转型升级助三一重工出口回升,梁稳根查看报告确认。这部分关键在于两手准备:一边抓消费,一边搞升级。印度越南抢订单是事实,但咱们的优势在技术积累上。像阿里云自研云计算操作系统,帮企业摆脱对国外厂商依赖。三一重工的数据中台,实实在在降低了设备能耗。订单下滑不是世界末日,关键看怎么应对。低人工成本是他们的卖点,但咱们的质量和创新,能让客户回头。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稳住它就稳住了就业和外汇。做好这些,流失的订单自然会回来。 订单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制造业回流和新兴国家抢单。美国拿出1万亿美元重振制造业,这不是小数目,直接让企业把生产线拉回去。越南印度那边,人工便宜,政策还给优惠,知名企业蜂拥而至建厂。咱们沿海工厂空荡荡的集装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面对这个,必须两手抓。第一手,恢复扩大消费摆首位。今年是消费提振年,高质量发展让外贸订单转内需。国货越来越受欢迎,设计质量都上去了。第二手,推动制造转型升级。 自主研发技术,积累话语权。中国制造40年,技术底子厚。阿里云的飞天系统,解决了对IOE依赖。三一重工合作数据中台,降成本明显。这些努力,让咱们在竞争中更有底气。别看国外人工低,自研技术一样能抢回市场。订单回来,就业外汇就稳了。印度越南砸饭碗?他们有优势,但咱们的准备更全面。转型升级不是喊口号,得真金白银投研发。像梁稳根的企业,从小厂到巨头,就是靠这个。港口运价跌,但通过这些调整,早晚忙起来。消费提振,让国内市场补上外贸缺口。两手准备,订单迟早回手。
印度和越南要砸中国的“饭碗”?做好这两手准备,下跌的订单迟早回到我们手中 梁稳
诸葛利剑
2025-08-09 18:22:54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