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犹太人建国本来是没戏的。奔走了几十年,根本没人搭理他们。道理很简单,这么多民

青史微言 2025-08-09 14:12:21

其实犹太人建国本来是没戏的。奔走了几十年,根本没人搭理他们。道理很简单,这么多民族,如果都要独立建国,世界不就乱套了。转折点就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引起了大家的同情,感觉好像得帮犹太人干点啥。当时选地方有几个方案,一个是非洲一个是阿根廷,犹太人都看不上。犹太人看上了巴勒斯坦,这地方是英国殖民地,英国要走,犹太人就趁机要建国,但是这地方是阿拉伯人的。 现在看新闻,感觉中东那块地方,以色列跟开了挂一样,特厉害。但你要是把时间往前倒个一百年,我跟你说,犹太人建国这事儿,基本就是个笑话,天方夜谭。 犹太复国主义,也就是“锡安主义”,搞了一百多年了。创始人叫西奥多赫兹,一奥地利记者。老哥文笔好,也特能跑,今天找德皇威廉二世,明天忽悠奥斯曼苏丹,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就想找块地给犹太人安家。结果呢?人家顶多客气地请他喝杯咖啡,然后就没下文了。 道理很简单,站那些大帝国掌门人的角度想一想。“民族自决”这口号听着好听,真要搞起来,天下大乱。 凭啥你犹太人嚷嚷几句就要建国?都学你,我这国还要不要了?所以啊,赫兹他们奔走了几十年,得到的全是白眼。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同情归同情,但谁也不想开这个口子。 那会儿的犹太人,说实话,在全世界都不太受待见。几千年来到处流浪,跟谁都处不好关系。你说他们聪明吧,确实聪明,会赚钱,诺贝尔奖拿了一堆。但也就是因为太精明,又抱团,很容易就跟当地人起冲突。所以,他们越是想有个自己的国家,世界各国就越是觉得这帮人难搞,更别提支持他们建国了。 这个死循环,谁打破的?阿道夫希特勒。 从某种黑色幽默的角度讲,希特勒是犹太人建国最大的“功臣”。 他搞的那套种族灭绝,把六百多万犹太人送进了毒气室和焚尸炉。这事儿一曝光,整个世界都傻眼了,良心上过不去了。以前对犹太人的那点偏见、那点反感,在堆积如山的尸骨面前,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 战后,一股巨大的同情和愧疚感席卷了欧美。大家觉得,哎呀,我们是不是欠犹太人点什么?得帮他们干点啥,不然这心里真过意不去。这种情绪,瞬间成了推动犹太建国的最强燃料。以前是政治上的“不可能”,现在成了道义上的“必须办”。 那在哪儿办呢?其实当时有好几个方案。英国人提过,说要不你们去乌干达吧?非洲那地方大,够你们折腾。还有人提议去阿根廷,南美洲,也不错。但犹太复国主义的核心领袖们,根本看不上这些地方。他们的逻辑是,我们不是简单地要个安身之所,我们要“回家”。回哪个家?圣经里写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 这就尴尬了。巴勒斯坦这地方,当时是英国的托管地。说白了,就是一战后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手里抢过来的殖民地。英国人自己被二战搞得焦头烂额,正琢磨着怎么从这个烂摊子抽身呢。而最关键的是,这片土地上已经住满了人,住了上千年了,主要是阿拉伯人。 犹太人说:“这是我们祖先的地方,我们几千年前就在这儿。” 阿拉伯人说:“你们祖宗是在这儿,可我们在这儿住了一千三百多年了,你们凭啥回来就抢地?” 这事儿从根儿上就是个死结。但架不住当时国际上的同情分实在太高了。英国人被犹太地下武装搞得头大,干脆手一甩,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刚成立的联合国。 一群战胜国合计了一下,搞出了个“分治方案”。硬生生把巴勒斯坦这块地劈成两半,一半给犹太人建国,一半给阿拉伯人建国,耶路撒冷这地方太敏感,归国际共管。 这个方案,在犹太人看来是天大的喜讯,总算有名分了。但在阿拉伯人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所以,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那一刻,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立马就扑上来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联军愣是没打过。 所以说,历史这东西,你得掰开揉碎了看。你不能光说犹太人可怜,也不能光说巴勒斯坦人冤。这事儿就像一个死结,是历史的创伤、大国的博弈、民族的偏执和宗教的狂热,全都拧在了一起。而希特勒,这个犹太民族最大的敌人,却阴差阳错地成了他们建国最大的“推手”。 这事儿,你说讽刺不讽刺?

0 阅读:0
青史微言

青史微言

以微小视角解读宏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