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高人啊!9.3阅兵前,国务院宣布重大决定,这就是大国风范。今年九月,北京天安门广场按计划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正当外界纷纷猜测何种新式武器会登场时,一则关于阅兵安排的消息,却提前引爆了两岸舆论。 这次阅兵所承载的意义远超以往,国家领导层特别决定邀请那些曾经浴血奋战、亲历过抗战正面战场的老兵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 此前,外界讨论的焦点多集中在参阅装备的科技含量上。有人猜测隐形战机是否会编队亮相,有人好奇新型导弹能否揭开神秘面纱。这些猜测并非没有道理,毕竟阅兵向来是展示国防实力的重要窗口。但国务院的这则决定,却让大家突然意识到,比起钢铁洪流的震撼,有些重量更能直抵人心。 这些老兵大多已是耄耋之年。他们中,有人曾在淞沪会战的战壕里死守阵地,有人曾跟随远征军踏过滇缅公路的泥泞,有人曾在长沙城的硝烟中与敌人近身搏杀。岁月在他们脸上刻满皱纹,却磨不掉眼神里的坚毅。 当年,他们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为了守护家国,揣着简陋的武器就冲上了战场。如今,国家用最高规格的仪式,邀请他们回到“战场”——这次的战场,是见证和平与荣耀的天安门广场。 消息传出后,台湾岛内的舆论瞬间沸腾。有媒体翻出老兵们跨越海峡寻亲的旧闻,有网友晒出家中长辈珍藏的抗战勋章。一位台湾老兵的后代在社交平台上写道:“爷爷总说当年打仗是为了所有中国人,现在能在天安门看阅兵,这是他这辈子最盼的事。” 这份跨越两岸的情感共鸣,让阅兵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纪念本身。 更让人动容的是筹备细节。为了让老兵们舒适观礼,工作人员提前对接了每位老兵的身体状况。有人行动不便,就准备了专用轮椅和无障碍通道;有人听力下降,就特意安排了近距离观礼位。 这些细致的安排,没有高调宣传,却在悄然间传递着一个信号:国家从未忘记那些为民族牺牲奉献的人。 历史学者们纷纷评价,这个决定比任何先进武器的展示都更有力量。因为武器展示的是今日的强大,而老兵到场,证明的是这个民族始终记得“从哪里来”。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换来了胜利。邀请正面战场的老兵参加阅兵,正是对这段历史最完整的致敬,也是对“全民族抗战”理念最生动的诠释。 随着九月临近,老兵们的行程正在陆续敲定。他们或许已经走不稳路,或许已经认不全人,但当国歌响起时,他们一定会挺直腰杆。这一幕,将成为今年阅兵最动人的画面。 这就是大国的风范。不仅有守护和平的硬实力,更有铭记历史的软实力。用一场阅兵致敬英雄,用一份邀请连接过去与现在,这样的安排,让每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国家有高人啊!9.3阅兵前,国务院宣布重大决定,这就是大国风范。今年九月,北京天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8-09 12:26:2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