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无视毛主席禁令,直接击落一架闯入我国的敌方侦察机,谁料,这却让空军领导陷入两难境地。毛主席得知之后做出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怎么能打胜仗?” 海风呼啸,引擎轰鸣,高长吉驾驶歼-6战机冲出云层,目光锁定远处两架银灰色的RF-101侦察机。他知道,这一刻不仅关乎任务,更关乎国家的尊严。1965年3月18日清晨,广东汕头上空的云层低得仿佛要压到海面,高长吉的座舱内只有仪表盘的微光和耳机中断续的指令声。雷达屏幕上,两个光点正从靖海方向逼近,速度快得让人心惊——那是国民党空军的RF-101侦察机,号称“西方战略之眼”的超音速怪兽。 这架飞机的嚣张,早已让中国空军憋了一肚子火。 高长吉,54大队副队长,三十出头,眼神如鹰,双手稳握操纵杆。他不是第一次与RF-101交手,但这一次不同。过去一年半,RF-101仗着1.85马赫的速度和灵活的低空机动能力,屡屡闯入大陆领空,拍摄军事设施后扬长而去。中国空军的歼-5战机只能望其项背,连追都追不上。 地面高炮部队也无可奈何,炮弹总慢半拍,留下的只有沿海居民的愤怒和空军的无奈。 此刻,高长吉的歼-6战机藏在惠阳空域的群山之间,引擎的轰鸣被山谷掩盖。他接到兴宁基地指挥所的指令:两架RF-101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目标直指汕头机场。指挥所的雷达操作员黄传楚紧盯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精准计算敌机的轨迹。 黄传楚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敌机在你右后方2000米,高度5000米,速度1.5马赫!”高长吉微微点头,调整航向,歼-6如离弦之箭冲向目标。 天空中,两架RF-101并排飞行,机身在晨光中闪着冷光。驾驶其中一架的张育保中校,中华民国空军第四复合侦察中队的骨干,经验老道。他对大陆空军的实力嗤之以鼻,过去多次任务中,他和僚机总能拍完照片后轻松撤离。 这一次,他依旧自信满满,机载相机对准汕头机场的跑道和机库,咔嚓咔嚓地记录着情报。殊不知,危险已悄然逼近。 高长吉的歼-6从云层中杀出,机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弧。张育保猛地察觉到雷达警告,扭头一看,一架陌生的战机正高速逼近。他立刻认出那是歼-6——中国最新研发的超音速战机!张育保心头一紧,迅速拉起操纵杆,僚机紧随其后,两架RF-101调转方向,朝海上狂飙,试图利用速度优势甩开追兵。 高长吉紧咬不放,歼-6的引擎发出刺耳的轰鸣,速度推到极限。他的耳边突然传来指挥所的急促呼喊:“高长吉,敌机已接近海岸线,立即返航!不得出海作战!”这道命令如雷贯耳。1958年金门炮战后,中央为保护飞行员和战机,严令空军不得飞越领海线作战。 违抗命令,意味着可能面临的军纪处分,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但高长吉的血液在沸腾。脑海中闪过过去RF-101肆意挑衅的画面:1963年,一架RF-101竟飞到北京上空盘旋,拍下照片后扬长而去;1964年,沿海居民无数次被侦察机的轰鸣惊扰,愤怒却无处发泄。他咬紧牙关,决定赌一把。歼-6的右发动机因过热发出警告,速度略有下降,张育保的RF-101趁机拉开距离,机舱内甚至传来嘲笑的无线电信号:“大陆的飞机又追不上我们了!” 这一刻,高长吉的眼神更加坚毅。他迅速调整发动机状态,重新加速,歼-6如猛兽般扑向目标。距离600米,500米……他终于进入射程,瞄准张育保的RF-101,果断扣下扳机。30毫米航炮喷出火舌,炮弹精准击中敌机尾部,RF-101瞬间冒出浓烟,机身摇晃着坠向海面。另一架RF-101见势不妙,加速逃窜,消失在云层中。 高长吉盯着坠落的火光,心中却没有胜利的喜悦。耳机里,指挥所的呼喊愈发急促:“高长吉,你已飞越领海线,立即返航!”他默默调转机头,油量警告灯已亮起,歼-6在晨雾中低空掠回兴宁基地。降落时,地勤人员围上来,脸上写满复杂的神情——击落RF-101是大功一件,但违反禁令的后果无人能料。 回到基地,高长吉站在指挥所内,低头等待裁决。54大队领导既兴奋又忧虑:这一战打破了RF-101的不败神话,极大震慑了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据《人民日报》报道,此战后,国民党侦察机活动明显减少,东南沿海空防压力骤减。但禁令是中央亲自下达,违令者理应受罚。指挥所将此事层层上报,最终送到了最高领导案前。 毛主席听完汇报,沉吟片刻,挥笔写下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怎能打胜仗?”这句话如春雷炸响,不仅免除了高长吉的处罚,还为他记下一等功。 高长吉站在兴宁基地的跑道旁,目光追随着远去的战机背影。1965年3月18日的空战,成为中国空军史上的里程碑。那一炮,不仅击落了RF-101,也点燃了民族自强的信念。从此,台湾当局的侦察机再不敢肆意闯入大陆领空,东南沿海的天空恢复了久违的宁静。
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无视毛主席禁令,直接击落一架闯入我国的敌方侦察机,谁料,
静雅蝉鸣扰梦闲
2025-08-09 09:59:50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