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伪军给地下党赵兴兰送饭时,偷偷在碗底敲了两下。赵兴兰在饭里翻出一张纸条:“救你出去”。可当他说出接头暗号,对方却一愣,答不上来…… 见状,赵兴兰心里一沉: “看来,这是敌人设的圈套,绝不能上当!” 想到这里,他不再搭理那个伪军,端起饭碗,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赵兴兰,淮北人,身材高大魁梧,练过功夫,原本以教书为生,抗战爆发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八路军运河支队。 战场上,他英勇无畏,是战友眼中的“硬汉”。 一天,上级找到他,想调他去做情报员。 赵兴兰听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他是个直爽人,喜欢和敌人硬刚,觉得情报工作太“憋屈”。 “我还是愿意上阵杀敌,和鬼子真刀真枪的干!” 领导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你有文化,心思缜密,为人机警,是做情报员的最佳人选。 兴兰,你可别小看这情报工作,搞好了,一个人能顶一个师!不过和敌人斗智斗勇,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赵兴兰一听,激起了他的斗志,胸脯一挺: “我愿意去做情报员,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他摇身一变成了“富商”,头戴礼帽,身穿长衫,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嘴里叼着香烟,整日里混迹在日伪军的据点里。 他的伪装十分成功,出手又阔绰,渐渐地和几个伪军小头目开始称兄道弟,经常邀请他们吃饭打牌。 时间不长,他就打入了伪军控制的商会,开始源源不断地为我方提供情报。 这天,组织上交给他一份蜡封的情报,让他尽快送到运河支队去。 这一路上伪军设置了多道关卡,一般的情报员要想过去,还真得要多费些心思, 赵兴兰却觉得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凭他和伪军的关系,完成任务应该没问题。 可他不知道的是,厄运已经降临到他身上。 由于叛徒出卖,他刚到哨卡就被伪军拦了下来,情急之下,他只好把情报吞到了肚子里。 审讯室内,伪军使出了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实施酷刑,想从赵兴兰嘴里撬出情报,可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一句有关组织上的秘密。 这天黄昏,一个伪军走进牢房给他送饭时,手指在碗底轻轻敲了两下,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两天后,伪军又来了,扫了赵兴兰一眼,照例在碗底敲了两下,转身就离开了。 赵兴兰端起碗,扒拉了几下,在碗底又发现了一张纸条。 他拿起纸条,挪到窗前,凑着亮光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明天就要押解他去徐州,让他到时候听从一个叫邵小平的人安排。 赵兴兰拿着纸条反复看了看,他不明白敌人这么费尽心思到底想干啥? 思来想去,也琢磨不出个一二三来,他索性不想了,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次日一早,一个自称是邵小平的日军翻译和一个伪军来到牢房,押着赵兴兰上了一辆汽车,车上还有几个持枪的日军。 汽车开到汴塘岸边后停了下来,邵小平大声喊叫着让赵兴兰下了车,站在一边等船。 此时,烈日当空,几个日军渴得喉咙都快冒烟了。 邵小平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几块大洋,指着远处路边的茶摊,点头哈腰道: “太君,那边有茶水,我留下看押囚犯!” “吆西吆西!” 几个日军高兴地往茶摊走去。 邵小平扭头瞟了一眼那个伪军,冲他一努嘴: “还不赶紧跟上,伺候好太君!” 伪军巴不得能有碗茶解渴,连忙一溜小跑地追了过去。 邵小平望着他们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等日军坐在茶摊里开始喝茶时,邵小平趁机冲着赵兴兰使了个眼神,示意他赶紧跳河逃跑。 赵兴兰看了他一眼,一动不动。 邵小平急了,用仅他俩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道: “想活,就赶紧跳河!” 赵兴兰犹豫了一下,“噗通”一声跳进了河里。 邵小平拔出手枪,冲着河面“砰砰砰”连开几枪,河面上立马泛起一团血水,浮上来一具尸体。 听到枪声,几个日军连忙跑了过来,往河里一看,发现囚犯已经被打死了。 “太君,这个人刚才跳河里想逃走,我一着急就开枪把他打死了!” 一个日军摆了摆手: “就算到了徐州,他也是要被处决的!” 邵小平跟着日军上了汽车,扬长而去。 等赵兴兰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躺在根据地的床上。 他恍恍惚惚的,像是做了一场梦。 后来,他才知道,那天他刚一跳河,藏在附近芦苇丛里的营救人员就推出去一具假尸体,河面上的血水也是鸭血。 由于他饱受敌人折磨,身体虚弱,刚跳到水里就昏了过去,营救人员迅速把他弄到船上,藏了起来。 至于邵小平,他是我方潜伏在日军内部的一名地下党员。 “那个伪军怎么回事?我和他对暗号,他好像听不懂似的。” 领导笑了笑: “你啊,还是老交通哩,你忘了地下人员都是单线联系,你们不是一个系统,他怎么能听懂你们这边的暗号啊!” 赵兴兰一拍头,恍然大悟,尴尬地笑了笑。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兴兰养好伤后,继续活跃在隐蔽战线上,以自己的方式为革命做着贡献!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942年,一伪军给地下党赵兴兰送饭时,偷偷在碗底敲了两下。赵兴兰在饭里翻出一张
梦幻之影
2025-08-08 16:32: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