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7军94师副政委杨家华,带300多名士兵抢了军火库,副司令员勃然大怒,谁知军长彭德清却笑了:“事出有因,干得好!” 1950 年 11 月,94 师接到紧急入朝命令,师长、参谋长在外休假,副政委杨家华临危受命,率部轻装向东北进发,战士们都盼着到边境换上苏式新武器打击美军。 部队到了鸭绿江边的辑安火车站,却遇上了麻烦。战士们在闷罐车里等了好长时间,换装备的通知一直没等来。 部队抵达鸭绿江边的辑安火车站,战士们在闷罐车里等了许久,换装备的通知迟迟未到。杨家华急赴临时指挥部询问,得到的答复是 “未接到发武器命令”。 “难道要让官兵空手上战场?” 在他据理力争下,指挥部终于同意:去指定军火库领装备,务必迅速。 带着命令,杨家华率两个连直奔仓库,却被管理员拦下:“不在计划里,不能给。” 无论他如何解释 “部队即刻上前线,时间不等人”,管理员始终认死理:“规矩不能破。” 杨家华急得直跺脚,大声说:“我们有指挥部的命令,没时间耗了,再拖就坏大事了!” 但管理员就是不松口。情况太紧急,杨家华掏出枪,指着管理员的脑袋,厉声说:“马上打开仓库!” 管理员被这突然的举动吓住了,在枪口下,不情不愿地打开了仓库大门。 战士们冲进仓库,一下子就失望了。里面没有盼着的苏式装备,全是从国民党军队那里缴来的枪支弹药。 杨家华也挺失望,但很快就想通了,就算没有苏式武器,这些旧枪也比空着手强。他立刻让战士们行动,赶紧搬走够一个师用的枪支弹药。 走之前,杨家华真心实意地跟管理员道歉:“战事太急,我实在没办法,希望你能原谅。打完仗,我一定回来赔罪,接受上级处理。” 说完,带着战士们赶紧回火车站。刚把武器发给战士们,杨家华就接到了出发的命令。 没想到,94 师刚进朝鲜,“抢” 军火库的事就传到了志愿军总部。 当时的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特别生气,找到第 27 军军长彭德清质问:“杨家华一个副政委,胆子怎么这么大,敢抢军火库?” 彭德清把事情的经过说了说,还说:“这事我有责任,部队走得太急,好多事没衔接好。当然,杨家华用枪指着自己人,肯定不对。” 洪学智听了,虽然还是气,但也知道事出有因。 这时候,杨家华带着部队往长津湖地区赶,又遇到了问题。他坐的吉普车突然坏了。 当时,窄窄的简易公路上挤满了各种车和人,有朝鲜政府机关、苏联顾问的车,有拉物资的卡车,还有朝鲜老百姓,94 师的官兵没法快速前进。 杨家华下车喊:“同志们,老乡们,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帮你们打美国兵的。我们任务急,要去前线,请让我们先过!” 大家一听,都让开了路,站在路边鼓掌,看着 94 师的官兵赶紧过去。杨家华代表战士们鞠躬道谢,然后上车继续走。 可吉普车没开多远,又突然熄火了。杨家华正着急呢,过来一辆吉普车。警卫员赶紧拦住,杨家华也走了过去。 车上坐着几个朝鲜人,看样子是政府工作人员。杨家华跟副驾驶座上的朝鲜同志商量:“我们是志愿军,正赶往前线,车坏了,能不能帮忙修修,或者把我们的车拖过去?” 朝鲜同志面露难色,说他们也着急赶路,不方便。杨家华急了,非要他们帮忙,警卫员甚至说要 “临时用一下” 这辆吉普车。 朝鲜同志没办法,跟后座一个像干部的人说了几句。得到同意后,这辆吉普车就拖着杨家华的车往前走。 走了一段路,对方要拐弯,不能再拖车了。杨家华又急了,跳下车求他们帮到底。 这次,他记着在军火库的事,没掏枪,但手不由自主地放在了枪套上。后座的朝鲜干部开口了,让司机帮忙修杨家华的吉普车。 修车的时候,这位干部跟杨家华聊了起来,他中国话说得很流利,还有浓浓的东北口音。杨家华知道他来头不小,说话也小心了。 后来才清楚,当时碰到的是朝鲜的重要人物。 11 月 27 日长津湖战役打响,94 师战士身着薄衣、手持 “抢” 来的旧武器,面对装备先进的美军毫不畏惧。在新兴里战场上,他们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打赢了入朝后的第一仗。 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看到缴来的日式步枪,满脑子疑问:志愿军怎么能用落后二十年的武器打胜仗? 杨家华 “抢装备” 的事最后写进了志愿军战史。邓华在回忆录里说:当时前线特别需要补充物资,杨家华果断行动,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洪学智后来在后勤会议上说起这事,总笑着说:“老杨那一枪,比十万发子弹都有用!” 1955 年授衔时,杨家华因功被授予大校军衔。彭德清特意对他说:“当年你要是晚开枪五分钟,94 师说不定就成了美军的活靶子!”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回到风雪交加的鸭绿江边。 这场 “抢装备” 的故事,尽显志愿军初入朝时的艰难:物资匮乏、通讯不畅,而基层指挥员的担当往往能改写战局。 杨家华和 94 师战士用行动诠释了志愿军的勇敢无畏,这段传奇至今仍在激励后人。
1950年,27军94师副政委杨家华,带300多名士兵抢了军火库,副司令员勃然大
受伤的梦娇
2025-08-07 22:26: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