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为啥只对印度加征25%关税,却不敢碰瓷中国? 华盛顿突然宣称,自8月1日起,要对所有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目标仅有一个:惩处印度大量购入并转售俄罗斯石油的行径。 在白宫看来,印度已经越界。中国买俄油,还能说是为了满足自身巨大的能源需求;可印度不仅低价买入,还做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在国际市场上倒卖赚取暴利。 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米勒直言,印度这是在“资助俄罗斯打俄乌战争”,借此大发战争财,还挤压了美国页岩油生意。 说白了,华盛顿就是要拿印度开刀,警告全世界,特别是中国:谁敢碰俄罗斯的廉价石油,谁就得准备好挨打。 美国的算盘打得响,可新德里不干了。印度外交部猛烈抨击美方措施“不公平、不合理、不合逻辑”,并强硬回应:“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国家利益。” 在印度看来,美国的做法简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选择性执法”。俄乌冲突后,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油价折扣,抓住这个机会,是保证本国14亿人能源安全、维持制造业成本优势的必然选择。 截至2024年上半年,印度超三分之一的石油皆源于俄罗斯,其日均进口量逾200万桶,由此成为俄油最大的海上买家。 这种纯粹的国家利益选择,换来的却是所谓盟友的当头一棒。这记耳光也让莫迪政府彻底看清,面对美国的霸道,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印度必须找到新的平衡。 进一步看,美国之所以敢对印度下此重手,背后恐怕还有一层没说出口的算计。 有传闻称,在不久前代号为“57空战”的印巴小规模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的中国产歼-10CE战斗机和霹雳-15导弹,表现竟压过了印度的“阵风”和“苏-30MKI”。 这事虽被印度官方低调处理,但在华盛顿的评估里,印度作为“遏华棋子”的战略价值可能大大缩水了。一个棋子的价值既然打了折扣,扶持的耐心自然下降。 那索性就宰了吃肉,也不算浪费。正是这种对印度军事实力的轻视,让美国挥舞制裁大棒时更加肆无忌惮。 谁知,特朗普这自以为是的精准打击,却打出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结果。他亲手把印度推向了自己真正的战略对手。 在美国的关税威胁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竞争的亚洲大国,竟在反对单边制裁和保障能源安全这个议题上,罕见地站在了一起。 美国的几记耳光,反而帮莫迪想通了一个问题:要制衡美国的贸易霸权,要凸显印度的外交独立性,中国恐怕才是最好用的一张牌。 因此,莫迪的访华计划,与其说是向中国示好,不如说是对美国霸权的一次战略反击。 就这样,在中国眼里长期扮演地缘对手的印度,摇身一变成了莫迪手中撬动全局的棋子。而这讽刺的一幕,恰恰是美国人自己导演的。 从一场石油关税战,到一次潜在的阅兵外交,再到整个印太格局的微妙变化,这串连锁反应清晰地说明了今天大国博弈的复杂和多变。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又回到了莫迪身上。他最终会不会出现在中国的阅兵观礼台上?这个决定,将是中印关系乃至全球格局下一步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可无论他怎么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已经摆在桌面上:当一个超级大国以为能靠拳头改变牌桌上的规则时,它是否也该准备好,迎接一个被自己亲手搞乱、并且完全失控的新牌局?
特朗普成功摆平莫迪,印度喊停进口俄石油,只剩中国在孤军奋战一日之间,特朗普五度
【4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