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该向全世界鞠躬道歉,给全世界添麻烦了!”2020 年,央视名嘴、著名主持人阿丘公然诋毁祖国,被央视辞退,行业封杀。“成于嘴,败于嘴”,他究竟是太蠢还是太嚣张?如今他怎么样了?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彼时,武汉的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正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梭在病床间;社区的志愿者们顶着寒风,为隔离居民送去生活物资。 科研人员彻夜不眠,争分夺秒地研发疫苗。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与疫情展开殊死较量,阿丘的言论无疑是在这众志成城的氛围中,泼上了一盆冷水。 网友们的愤怒如同潮水般涌来,有人质问他是否看到了同胞们的付出,有人痛斥他站在道德高地对自己的国家指手画脚。 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讨论量瞬间突破千万,人们用最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对这种不当言论的不满。 邱孟煌这个名字,在成为阿丘之前,曾刻在印染厂的考勤表上。在南宁艺术剧院的排练厅里,他笔下的剧本被演员们一遍遍演绎,那些文字里藏着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执着。 后来,地方电视台的演播厅成了他的新舞台,他用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戴着眼镜、语速不疾不徐的主持人。2003 年走进央视,更是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他主持的谈话节目,总能从看似平常的事件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一度成为观众追捧的对象。可谁也没想到,这个靠着一张嘴走到巅峰的人,最终也栽在了自己的嘴上。 疫情初期,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为全球抗疫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毫无保留地提供抗疫经验。 当其他国家还在为如何应对疫情焦头烂额时,中国已经构建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阿丘的 “道歉论”,完全无视这些事实,反而迎合了某些西方势力将疫情政治化的企图。 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对旗下主持人的言论有着严格的要求,阿丘的言论显然违背了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国家利益,被辞退和行业封杀,是他为自己的轻率付出的代价。 被封杀后的阿丘,仿佛从人间蒸发。有人说在南宁的一家小文化公司见过他,穿着普通的衬衫,埋头整理着文件,早已没了当年在镜头前的风光。 他尝试过在一些小众平台发表言论,却因为过往的争议,很快就被淹没在网友的质疑声中。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资源和人脉,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些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和名气,在错误的言论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这件事也让人们开始反思,公众人物究竟该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媒体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舆论的引导者,更应该坚守底线,尊重事实,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阿丘曾以 “敢言” 自居,但 “敢言” 不代表可以信口雌黄,更不代表可以损害国家形象。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公众人物更应该传递正能量,凝聚人心,而不是发表不当言论,制造对立和矛盾。 如今,偶尔还有人会提起阿丘,语气中多是惋惜。惋惜他曾经的才华,惋惜他亲手毁掉的事业。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他应得的教训。 对于公众人物来说,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序良俗。一旦越过这个边界,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将跌落尘埃。
央视都看不下去了!2月23日,江西,17岁少年好心扶起老人,却被连扇5耳光、索要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