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我坚信,若中国敢动手,美国必出手。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周三(6日)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他是否相信,如果菲律宾在该地区面临安全威胁,美国政府是否会出手保护菲律宾。
小马科斯自信回答道:“是的,因为我们确信,在我去美国之前,新一届政府就已经给予我们这样的支持,而我去美国之后,我们的支持也非常非常强硬。” 要我说,这位菲律宾总统大概觉得手里握着的EDCA协议比宪法还管用,毕竟美国已经把在菲军事基地从9个扩到了12个。 而这些分布在吕宋岛到棉兰老岛的基地就像插在南海的哨站,最近的距离黄岩岛只有400公里。 但这些不是主要原因,2024年他访美时签下的协议更实在,美国承诺的1.09亿美元军援到账速度比外卖配送还快,这种“及时雨”式的支持难怪让他底气十足。 再看美菲“肩并肩”军演的排场就知道这关系有多热络。2024年的演习拉来了1.67万名官兵,比去年多塞了700人,澳大利亚和法国还凑过来当“见证人”,在南海搞起了首次领海外夺岛演练。 这种规模相当于把整个菲律宾陆军都拉出来遛了一圈,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在演习期间更是全程“护航”,舰载机每天起降架次比马尼拉商场的电梯还密集。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趁机换上了美国送的4艘巡逻艇,这些刷着新漆的船刚下水就开到仁爱礁附近“打卡”,活像拿着新玩具就敢闯邻居院子的孩子。 但这“安保服务”可不是白给的。美国对乌军援的新套路早就说明一切——现在都流行“欧洲买单美国发货”的模式,给乌克兰的3.22亿美元防空导弹系统就是这么操作的。 菲律宾拿到的1.09亿美元军援看似免费,实则捆绑着必须采购美制装备的条款,就像买手机必须办指定套餐。 菲律宾海军那艘服役超30年的“拉贾・胡马邦”号护卫舰,折腾半天还是得用美国淘汰的“鱼叉”导弹,这种依赖,让小马科斯的自信更像别无选择的表态。 南海这盘棋里,美国的“出手动机”从来都明码标价。每年有价值3万亿美元的商船从南海路过,其中美国商船占了近三成,这些满载电子产品和原油的货轮就像流动的提款机,美国自然要派航母来“押镖”。 2024年美军在南海搞了12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驱逐舰穿越岛礁的频率比快递小哥送货还勤,这种“常态化巡逻”本质上是在给自家商船开VIP通道。 小马科斯访美时特意强调“支持美国在地区存在”,等于变相承认要为这道安保屏障付“物业费”。 不过看看乌克兰的例子就知道,美国的“安保承诺”保质期有点短。特朗普今年先是暂停对乌援助,几天后又改口送武器,这种反复无常就像老板突然变卦的年终奖。 菲律宾拿到的军援只够买6架二手F-16,连中国海军一个驱逐舰支队的防空火力都扛不住。 2016年南海仲裁后美国航母溜得比谁都快的往事,小马科斯大概选择性忘了。不止这些,他大概也忘了,菲律宾军队的家底其实撑不起这种自信。 其现役军人只有13万,军费还不够美国海军一个月的油钱,最先进的护卫舰比中国海警船还落后一代。 那些从美国换来的“毒刺”导弹,在南海的复杂环境里命中率大打折扣,就像用玩具水枪对抗消防栓。 但小马科斯算准了美国需要代理人,毕竟在南海搞“航行自由”总得有个落脚点,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和克拉克基地正好能当美军的“加油站”,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让双方都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