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拓跋珪路过贺兰部落,意外撞见一位极美的女子。于是,回宫后,拓跋珪立马找到了

折月煮酒煎茶 2025-08-07 16:41:06

一日,拓跋珪路过贺兰部落,意外撞见一位极美的女子。于是,回宫后,拓跋珪立马找到了母亲贺太后,表示想要纳此女为妃。 不料,听到儿子的请求,贺太后竟满脸惊恐,怒喝道:“你疯了吗?那可是你的姨母!况且她已为人妇,你怎么能有如此龌龊的心思!” 帐外的风卷着雪粒打在毡帘上,发出呜呜的声响。拓跋珪盯着母亲鬓边新添的白发,突然笑了,那笑声里带着草原狼崽般的野气:“母亲忘了?当年您从贺兰部嫁给我父,不也是部落的安排?” 贺太后猛地拍案,银质的酒盏摔在地上,碎裂声刺破帐内的沉默:“那是部落联姻!不是你强抢姨母!” 他却弯腰捡起一块碎片,迎着光看上面的裂痕:“联姻也好,强抢也罢,鲜卑的可汗,本就该把最好的纳入怀中。” 三日后,贺兰部的首领收到了拓跋珪的礼物 —— 一柄镶嵌着红宝石的弯刀,和一句口信:“贺氏,朕要了。” 首领攥着刀柄的手在颤抖,刀鞘上的红宝石像极了他弟弟,也就是贺氏丈夫的血。 他知道反抗的下场 —— 去年拒绝交出牧场的另一个部落,整个被屠了族。 当夜,贺氏的丈夫被绑进了北魏的军营,拓跋珪亲自为他斟酒,酒里掺了牵机药。男人倒下时,眼睛还死死盯着贺兰部的方向,嘴里念叨着 “狼神会报应”。 贺氏被抬进瑶光殿时,身上还穿着为丈夫缝制的丧服。拓跋珪亲手解开她的腰带,绸缎撕裂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宇里格外刺耳。 “从今日起,你是朕的贺妃。” 他的手指划过她的脸颊,那里还留着泪痕,“忘了他,朕给你比贺兰部更广阔的天地。” 她没有抬头,只盯着地上的青砖,那些砖缝里似乎还能闻到丈夫的血腥味。 宫里的日子像一碗掺了沙子的奶茶,咽下去硌得慌。贺氏学会了在拓跋珪发怒时沉默,在他醉酒时递上醒酒汤,却始终学不会像其他妃嫔那样笑。 她生下拓跋绍那年,拓跋珪正在推行汉化,宫里开始建起汉式的宫殿,连说话都要讲究避讳。 有次拓跋绍哭闹着要父亲陪他射猎,拓跋珪正对着汉人的典籍发愁,不耐烦地一脚踹翻了摇篮:“孽种!跟你娘一样碍眼!” 贺氏扑过去抱住儿子,后背挨了他一脚,却死死没松手。 拓跋绍十岁那年,已经敢骑着烈马在宫墙上飞驰,用弹弓打碎汉官的帽缨。拓跋珪见了,有时会夸他 “有鲜卑的血性”,有时又会因汉臣的劝谏而怒斥他 “顽劣不堪”。 贺氏看着儿子越来越像年轻时的拓跋珪,心里像压着一块冰。她偷偷给贺兰部送过信,想让儿子逃回草原,却被拓跋珪截获了密信。 他把信扔在她面前,火盆里的炭火把信纸卷成灰烬:“你以为贺兰部还敢护着你?” 公元 409 年的秋猎,拓跋珪射中了一头白鹿,却在庆功宴上突然摔了酒杯。 起因是汉臣崔宏劝他 “止杀伐,重礼教”,他拔剑砍断了崔宏的手指,吼道:“礼教能挡得住柔然的骑兵?” 回到宫中,他径直闯进瑶光殿,贺氏正在给拓跋绍补一件猎衣。他一把夺过衣服,撕成碎片:“你教他什么?教他像汉人那样读书写字?忘了他是鲜卑的皇子?” 贺氏突然站起来,胸口剧烈起伏:“他也是我的儿子!你杀了他父亲,把我掳到这里,现在还要毁了他吗?” 这句话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在了拓跋珪最隐秘的痛处。 他想起自己少年时在贺兰部寄人篱下的日子,想起母亲为了他忍辱负重的模样,那些被权力掩盖的自卑突然翻涌上来。 “把她关起来!” 他指着殿外的侍卫,声音因愤怒而嘶哑,“明日午时,处死!” 消息传到拓跋绍耳中时,他正在和侍卫赌箭。最后一支箭射中靶心,却没人喝彩,侍卫们都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他扔掉弓,转身就往关押母亲的宫室跑,靴底踏过石板路,发出急促的声响。路过御膳房时,他顺手抄起一把剔骨刀,刀身在月光下闪着冷光。 深夜的寝殿,拓跋珪趴在案上睡着了,案上摊着未写完的罪己诏,墨迹晕染了 “汉化” 二字。拓跋绍推门而入,刀柄在掌心沁出冷汗。 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偷偷给他讲的贺兰部传说,说狼崽长大了,会保护母狼。刀锋落下的瞬间,拓跋珪猛地惊醒,四目相对,他看见儿子眼里的狠劲,像极了当年那个抢走贺氏的自己。 天快亮时,贺氏听到了殿外的喧哗。拓跋嗣带着禁军包围了瑶光殿,拓跋绍被按在雪地里,嘴里还在喊 “我救了母亲”。 她推开殿门,雪光刺得她睁不开眼,只看到拓跋珪的尸体被抬出来,龙袍上的血迹在白雪映衬下,红得像极了当年丈夫倒下时的场景。 拓跋绍被处死那天,贺氏站在城楼上,看着儿子的头颅被高悬示众。 风掀起她的衣袖,露出手腕上常年戴的银镯,那是丈夫当年送她的聘礼,被她藏在袖中多年。她突然摘下镯子,用力扔向贺兰部的方向,银器划过一道弧线,落进茫茫的雪原里。 后来,瑶光殿被改成了祠堂,供奉着鲜卑的狼神。 有老宫人说,每逢雪夜,就能看到一个女子的身影在殿内徘徊,手里似乎还抱着一个婴儿,嘴里念叨着什么。

0 阅读:0
折月煮酒煎茶

折月煮酒煎茶

折月煮酒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