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写进教材科了。 终于写进教材了! 怎么才写进教材! 据说课文的题目叫《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从今年秋天开始,收入八年级人教版教材。 真好,时代闪耀的星,终于飞进了教材中,飞进了孩子们的视野里。 南仁东,从小喜欢星空。 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国。 1994年提出建造500米口径的电射望远镜,后被称作中国天眼。 他说:我们不比别人差,我们没有退路,我们必须从高科技中冲出一条自己的路。 于是,梦想启程,从此风雨不住,从此我心永恒。 历时12年,徒步丈量贵州深山,带着300多幅遥感地图,走过上千个山区喀斯特洼地,只为了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他说:找不到合适的洼地,他一辈子死不瞑目!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严谨精神。 这是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情怀! 1970年,南仁东在项目建成前夕,查出肺癌,手术后不到三个月,又返回工地,继续工作。 他说:中国天眼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 读到这句话,我泪流满面,不知孩子们会怎样。 这种全部身心的奉献精神,让我想起了袁隆平,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 那个年代的人,不仅有真才实学,而且一颗赤诚给国家,全部成了我们心中的脊梁,永恒的偶像。 历时22年,天眼建成的时候,南仁东身体已经强弩之末,他强撑参加了落成仪式,不让任何人搀扶,说了一句话:让我自己过去看! 他在用最后的生命总结自己的一生:梦想,努力,拼搏,坚持不懈,孤独,迷惘,非议,病痛,最后坚持到念头通达,梦想开花。 人生值得! 人间值得! 他自己去看。 他足以欣慰! 不久之后,南仁东去世,第二年为了记住这个伟大的科学家,联合国天文会把【79694】星,命名为【南仁东星】。 这颗星终于飞向天际,永恒的挂在天边,永恒的星光闪耀。 而今天,他走进我们的教材,用他的光开始引领我们的孩子。 真的希望,他的光,能在新的时代,带孩子们展翅高飞! 因为目前全文尚未公开,只是段落节选。 我看到有一段说,南仁东从小学到初中成绩还可以,但不算拔尖,到了初三,有个老师看到他的潜质。 于是把他叫回家,给他输入了一波励志报国的内容,之后他就怎么怎么的。 这一段,其实说的是一个孩子如果遇上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这个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是为了内容饱满而添加的,但是那个年代,可能真有这样的老师。 现在吧,就不好说了,所有的人,都盯着分分分,哪个老师会把你带进家里畅想梦想和报国? 所以,这一部分,可以作为讨论部分,论一个老师的真正职责是什么? 现在的老师真正能做到“传道受业解惑”吗? 如果大部分都没做到,是谁的责任? 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孩子们都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很多问题老师根本无法解答,就糊糊涂涂过去了。 又扯远了,拉回来! 所以追星,就得追南仁东这样的星! 因为只有这样的星,才能让孩子的眼睛和心干净。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模型,它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所以每一篇课文的精髓,有没有喂到孩子的骨髓里,真的很重要。 所以我期待更多的星星飞进教材,替代一些看上去完全不实用的内容。 唉,不感慨了,向真正的科学家致敬,向每一颗闪耀的明星致敬! 虽然我不能像学生一样,再去学一遍孩子们的教材,但是抬头处,我们仰望的,都是同样的星空。 孩子们初心启程! 我们初心不改! 这便是最好的教育了!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刚刚查了一下“波伏娃”事件后,国内好几所知名高校的官方微博,在没有获得校方同意
【104评论】【45点赞】
大海捞针
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