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万象新#【渭南合阳:鱼虾混养“激活”渔场活力 焕新产业生机】好水才能养好鱼,合阳的水不仅造就了一方风景,也滋养了万亩鱼塘。合阳县是陕西省渔业生产重点县,也是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水产总量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境内有黄河滩涂15.7万亩,其中宜渔面积5.8万亩、养殖水面3.12万亩,3000余名从业人员在这片沃土上书写着“渔”跃龙门的新故事。
走进合阳长德农业万亩鱼虾混养基地,星罗棋布的鱼塘与摇曳的芦苇相映成趣,珍禽时不时掠过水面捕食,智能投料机精准投喂掀起阵阵水花,物联网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水体健康。而这种“鱼虾共舞”的生态场景,正是合阳渔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我们采用‘鱼虾混养+生物调控’的生态模式,每亩投放4万尾虾苗和1100尾鱼苗,实现以渔控藻、以渔抑藻、以渔净水的良性循环。”合阳县渔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涛介绍。近年来,该县突破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局限,成功引进并驯化澳洲龙虾、南美白对虾等10余个新品种。“黄河水的弱碱性特质与这些品种的生长需求较为契合,经过淡水驯化后养殖效益显著提升,该模式也作为全省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外国留学生直呼黄河边的鱼场像画一样#
科技创新为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合阳为每个养殖主体建立“数字身份证”,实现从苗种引进到成鱼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严格的检疫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确保水产品品质安全可靠。目前,全县养殖水面达4.5万亩,年产水产品4.8万吨,渔业综合产值约6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0%以上,切切实实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的特色发展之路。
“这是我第一次来陕西,也是第一次来到黄河中游省份近距离看我们的母亲河。身为青海记者,常在源头奔走,曾以为熟悉黄河,这趟亲眼见到奔流千里的母亲河竟焕发新颜,这些创新实践让我也深受启发。”青海日报社记者才让东珠感叹,“源头青海,责任如山。守护‘中华水塔’清澈东流,是底线,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上下游本就命运与共,期待青海的‘清’、陕西的‘智’共绘黄河新万象。”#在合阳洽川湿地寻找古诗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