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乾隆,在除夕夜突然想召78岁愉妃,才发现牌子被撤下去好久了,两人有几十年没

国际大碗说 2025-08-06 16:04:39

81岁乾隆,在除夕夜突然想召78岁愉妃,才发现牌子被撤下去好久了,两人有几十年没见面了。 1791年除夕夜,紫禁城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可这热闹却好似与乾隆隔绝开来,他独自坐在养心殿中,周遭的繁华喧嚣愈发衬出他内心的孤独。 往昔的岁月如潮水般在乾隆心头翻涌,那些或欢笑、或悲伤的过往,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格外清晰。 突然,乾隆像是被什么击中了内心深处,突然说:“去,召愉妃侍寝。” 这话一出口,一旁伺候的太监李公公瞬间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下意识地以为皇帝是口误,毕竟愉妃已经 78 岁了,这年纪别说侍寝,就连行动都多有不便。而且,愉妃的绿头牌早就被撤下,她淡出乾隆的生活,也已经有几十年了。 李公公犹豫再三,还是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上,愉主子的牌子早已撤掉,她如今年事已高,恐怕难以侍奉圣驾了。” 乾隆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悦:“朕说的话,你没听清吗?朕自有主张,你只管去办。” 李公公见皇帝态度坚决,哪还敢再多言,只能匆匆退下,心里却满是疑惑,暗自揣测着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决定究竟是为何。 这愉妃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在这除夕之夜,让乾隆突然想起,甚至执意要召她侍寝呢? 愉妃,原名海氏,出身并不高贵,只是内务府包衣的女儿。雍正时期,海氏入侍当时还是宝亲王的乾隆。 那时候的乾隆,意气风发,身边围绕着众多出身名门、貌美的女子,海氏在其中并不起眼。但她不争不抢,总是默默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乾隆六年,海氏顺利诞下一子,取名永琪。这个孩子的诞生,让海氏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有了些许提升,她也因此被封为愉嫔。 永琪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他勤奋好学,骑马射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天赋。 乾隆满心欢喜,对永琪的喜爱日益加深,而海氏作为永琪的生母,也渐渐得到了乾隆更多的关注。 永琪在25岁那年,突然身患重病而死。 海氏悲痛欲绝,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一般。从那以后,乾隆每次看到海氏,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永琪,为了避免触景伤情,乾隆渐渐地疏远了海氏,海氏的绿头牌也被撤下,她在后宫中仿佛被人遗忘了一般,独自度过了一个个漫长而又孤寂的日子。 到了1791 年的这个除夕夜,也许是这热闹的氛围,也许是这特殊的时刻,让乾隆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突然决堤。他想起了永琪,想起了那个聪慧过人的儿子,也想起了永琪的母亲海氏。 乾隆突然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去见一见海氏,去和她一起回忆回忆过去,去解开自己心中那个长久以来的结。 当愉妃接到乾隆的传召时,她同样惊讶不已。这些年,她在后宫中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早已习惯了孤独与寂寞。她以为,自己这一辈子,恐怕都不会再与乾隆有什么交集了。如今突然接到传召,她的心中五味杂陈,。 当愉妃来到乾隆面前时,两人都愣住了。眼前的彼此,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乾隆看着白发苍苍的愉妃,心中满是感慨,曾经那个温婉美丽的女子,如今也已被岁月染白了头发。而愉妃看着乾隆,心中也是一阵酸涩,曾经意气风发的皇帝,如今也变得如此苍老。 两人对视良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在这个寒冷的除夕夜,两人围坐在火炉旁,炉火映照着他们的脸庞,仿佛时光又回到了过去。他们聊到伤心处,不禁老泪纵横;聊到开心时,又会相视一笑。这一夜,他们不再是皇帝和妃子,而是两个普通的老人,在彼此的回忆中,寻找着曾经的温暖与慰藉。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愉妃起身向乾隆告辞。乾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一年,乾隆 81岁,愉妃 78岁。这个除夕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特殊的重逢,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也是一次对过去的告别。 在这之后,愉妃的身体每况愈下,于第二年去世,乾隆追封她为愉贵妃,以表彰她多年来的陪伴与付出。#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0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