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被抄家后,他的子孙后代,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晚清商人胡雪岩,算是

友绿聊历史 2025-08-06 14:29:52

“红顶商人”胡雪岩被抄家后,他的子孙后代,如今过得怎么样了?晚清商人胡雪岩,算是红顶商人的代表,关键在于他的特殊性也让其不得不面对许多风险,而他自己又没能解决掉这些问题,所以被当时的晚清官员抓住了把柄,迎来遗憾结局。简单来说,他既是官员也是商人,摆明了态度站在左宗棠一边,帮助他建立船政局等设施,我们回顾一番,就可以看到胡雪岩年少成名,30来岁就已经搭建起商业帝国。   而且靠着给左宗棠供粮、代办军火生意,获取大量利益,钱庄越开越大,扯着左宗棠的旗号,也没多少人敢阻拦其商号发展,扩张速度得以保障,这时除了粮食军火,他还插手其他行业。   表面上看,胡雪岩气势很强,一路做到二品官,还被赏赐了黄马褂,但本质上已经摇摇欲坠,毕竟他的天赋仅限于商场,而不是官场,没有做到权衡局势的要求,自然就难以继续发展了。   首先,胡雪岩保障的是自己在商业领域的名声,因为出身贫寒的缘故,他在得势后非常关注慈善事业,每年都会投入不少资金帮助一般民众,这也让他深受民众信任。   但他在商业扩张阶段,动摇李鸿章等人利益的时候,却没能及时领悟其中危险,反倒是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存在感,要知道,在两个庞然大物的冲撞下,他是难以保障自身安全的。   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国际外交事务当中讲究多元外交,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权衡多国利弊,一旦出现明显的偏移,那小国的贸易、军事等领域就会面临挑战,晚清当时的情况也差不多。   胡雪岩在商场的出名,本身成为了明显的标记,让他直接变成官场上的靶子,李鸿章等对手自然希望把他作为杀鸡儆猴的例子,受到排挤几乎是板上钉钉,这时候胡雪岩非常憋屈。   按照常理分析,面对李鸿章的压制,身为不具备话语权群体的胡雪岩,更应该选择韬光养晦,暂时沉默一段时间才能避开风险,可遗憾的是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更加张扬。   以至于在跟海外商人做生意的时候面临恶意竞价的状况,最后损失了不少资金,更危险的是,左宗棠这时候突然去世,没了掩护,李鸿章做事更加没有顾虑,开始诬陷胡雪岩。   慈溪当时昏聩,听信外部谗言,下令查抄其家产,导致胡家产业一朝尽毁,虽然胡雪岩本人活了下来,但也就此失去了东山再起的信心,不愿再牵涉到相关产业当中。   胡家子孙只保存了些微财产,开始发展文学,后代基本都对书画有所了解,之后还有参与国际合作学院教育工作的人,只不过胡家不复当年辉煌,属实让人感到惋惜。   纵观其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胡雪岩出色的商业才能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但英雄有时也需要时势来支撑,否则就难以走到最后,只能说胡雪岩这样的商人不符合晚清的背景。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