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万象新# |以匠心再造 解锁“点石成玉”的固废增值密码】在陕西生态龙门绿碳产业有限公司的展厅,一排排光洁温润的玉镯折射出柔和光泽,工作人员拿起一只玉镯扔在地上,却毫发无伤,引得采访团记者纷纷惊叹。这只晶莹剔透、耐酸耐碱、强度极高的玉镯,其原料却是黝黑的煤矸石。这般“点石成玉”奇迹,如今已在这里成为现实。
2021年,由陕煤集团所属陕西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韩城矿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龙门绿碳公司应运而生,直指煤炭行业的固废难题——煤矸石。这种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黑灰色岩石,一直被当作采煤、洗煤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传统上多以填埋、发电、制砖或井下回填处理,如今却被科技与匠心赋予如玉的新生,书写着工业文明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
来到龙门绿碳公司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车间,一场蜕变正在煤矸石绿色无害化综合处置生产线悄然上演。在“以煤取材、化矸为玉”的新路径下,堆积的煤矸石原料,借助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密工艺流程,开启了重生之旅。
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协同运转,每天约有100吨煤矸石在高温中“涅槃”,最终变为平整如镜、质地坚硬的工业微晶板材。这些板材具有卓越的耐磨、耐腐蚀、耐冲击性能,可全面替代锰钢、铸石、高分子耐磨板等工业材料;作为家装建材,其极强的疏水性和光洁的质感,也正逐步替代瓷砖、岩板、石材大板。展台上,不同色泽与纹理的板材样品展示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一期项目主要聚焦工业微晶板材生产,项目共规划三期,二期、三期将延伸至装饰微晶板、微晶玉石工艺品等更高端、更多元的产品。项目全面建成后总投资约15.62亿元,预计年消纳煤矸石超22万吨,年销售收入可达14亿元以上。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助力打通了传统工矿产业转型再升级的新通道。”龙门绿碳公司董事长申卓介绍,该项目全过程严格践行循环经济理念,为固废赋予了全新价值,实现了全态资源的“加减平衡”联动效益,填补了陕西省同类产业空白。
“它不仅是陕煤集团首家煤矸石综合利用制造终端产品的示范项目,更如同一块关键的‘有效拼图’,推动了煤炭、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链条互补,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其模式具有全国推广的示范价值。”申卓说。
“今天的实地走访让我深刻体会到韩城循环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感受到这座城市向绿而行的坚定步伐。”内蒙古日报社记者李永桃在参观韩城工业企业后深有感触,“内蒙古作为全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正全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煤头化尾’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两地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转型发展的经验值得相互借鉴。期待未来两地能在绿色发展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看司马迁像芝川大桥和黄河同框##在韩城找到了摔不碎的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