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亏大了?6月2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被外资企业以72亿的价格买走,紧接着,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该外资又转手将其卖了800亿。网友直呼“亏大了”! 一款原本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被德国一家公司以天价转卖给了美国药企。这笔高达78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这剂救命良药,几年前还握在国内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生物药企手中,而当时的卖价,仅仅是“天价”的零头! 这剂“神药”,名为BNT327,普米斯公司内部代号PM8002。它是一种独创的PD-1和VEGF双特异性抗体,简称为“双抗药”。PD-1能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而VEGF则能为肿瘤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生存环境。 PM8002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双管齐下,同时抑制这两个关键靶点。更令人振奋的是,体外实验数据显示,这种双特异性抗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将与PD-1、VEGF的结合能力提升十几倍,展现出非凡的协同效应。这简直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飞跃! 未来的癌症患者,或许就能告别那令人痛不欲生的化疗,转而用上这种精准高效的双抗药。可以说,谁掌握了这种双抗药,谁便掌握了治疗癌症的“话语权”,甚至于“控制生死的权力”。 普米斯凭借这款PM8002,在竞争激烈的双抗药领域一路披荆斩棘。即使默克和葛兰素史克的同类药物临床试验相继受挫,PM8002凭借优异的数据,一度跻身全球前三甲,堪称中国创新药的骄傲。 就在PM8002大放异彩之时,德国BioNTech生物公司慧眼识珠,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PM8002在海外的所有权益。 当时,普米斯仅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剩余款项则要看药物的后续开发进展。短短几个月后,普米斯更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整个公司以区区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德国BioNTech。 至此,这款承载着国人希望的抗肿瘤创新药,连带着它的研发团队,彻底失去了主导权,普米斯的原团队也只能沦为执行方。今年6月2日,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美国跨国药企BMS竟然出资111亿美元的“天价”,与德国BioNTech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并商业化BNT327(即PM8002)。 要理解普米斯的选择,或许得深入体谅创新药研发领域那如同“无底洞”般的资金需求。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到数十年漫长的临床试验,一款创新药从诞生到最终上市,平均需要耗费10到15年的时间,投入资金更是常常超过10亿美元。 普米斯自然也深陷其中。虽然从2020年起,普米斯通过四轮融资,累计获得了超过2.4亿美元的资金,这其中不乏联新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方的支持。 可2021年到2023年间,国内几乎没有了普米斯的融资消息,等到它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融资对象已悄然变成了国外的BioNTech。普米斯的困境并非个例,这正是国内整个创新药领域“资本寒冬”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23年,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领域的IPO融资额还有268.94亿元,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骤降了近60%,仅剩55.45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融资环境,许多创新药企别无选择,只能通过BD(商务拓展)交易,将自己的研发成果出售给跨国药企,以求渡过难关,活下去。甚至有创始人直言:“当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活下去。” 诺和诺德的明星减肥药司美格鲁肽,2026年专利即将到期,这意味着这家凭借其年入280亿美元的巨头,将面临营收断崖式下跌的威胁。为了填补未来新药的空缺,跨国药企除了内部研发,更倾向于通过投资、并购来获取处于研发中后期、风险更低的新药。 中国创新药的独特优势,正完美契合了它们的需求。中国创新药的技术新颖,国内药企在医药研发上的投入和突破令人瞩目,许多创新药都采用了新靶点、新作用机制,例如恒瑞医药在抗肿瘤等领域便有所成就。 中国创新药的数据卓越,临床试验结果往往表现出色,比如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AK112,在与默沙东的“K药”的头对头试验中表现优异,引得SummitTherapeutics直接以5亿美元首付款获得了海外权益。 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我们的药物在定价上更具竞争力,既能保障患者可及性,也为跨国药企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跨国资本的注入,不仅能帮助我们度过眼前的融资困境,还能带来再造血能力,为未来的研发突破提供资金和资源,甚至带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攻克癌症肿瘤本就极度艰难,若是这种“控制生死的权力”被国外抢占,高价药的窒息感只会让国内患病的普通人再次陷入绝望。 信源:第一财经资讯
宗庆后家的杜建英,20多年前就在海外设立了至少4个信托,宗庆后临走前还在香港为她
【10评论】【8点赞】
Huyou
为了眼前的利益呗!
用户12xxx86 回复 08-07 02:29
开公司的自负盈亏,谁出钱多卖给谁,无可厚非,不要道德绑架,要是公司倒闭了,国家管吗?
用户10xxx19
是谁卖的严惩
wizard小猪 回复 08-06 22:54
如果牵涉国有资产和秘密可以这么说,否则凭什么?还是去查查宗家之流怎么侵占国有资产并转移海外的吧
用户10xxx68
国内企业短视,那些有钱的企业为什么不投资或融资 那么好的药被买走了,转头就会控制或垄断新药。
用户19xxx07 回复 08-07 00:23
一是技术型团队不懂资本运作 经常被投资商忽悠 投资商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输送很多 不知啥时候就得捅一刀,二是缺乏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 得不到业界的资源 很难打进市场 卖也卖不到高价 卷都卷死 奉行集体文化的民族有个劣根性“宁患寡 不可患不匀” 就是宁可干死你大家都没有、也不能你有我没有!
云天
红眼病要不得[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用户18xxx67
资本主义模式下,人为价值、资本为红利的出卖成果的行为不足为奇。
good
以前是不是有很多国有企业 被低价卖给外资
唐.吉诃德
可能有人以为肉烂在锅里,谁知对方不按常理出牌
忘情水洗脸
放屁 不知所云
用户14xxx85
什么短视,里应外合坑死你,钱能送礼干啥都行,就是不能痛痛快快搞研发。没成笑话你,有成果不能居功就里应外合坑死你。低价卖是没办法的没办法。中国的精英没创新研发能力,吃里爬外坑死你的能力手到勤来,家常便饭。💩💩💩💩💩💩
问渡 回复 08-07 03:12
大浪淘沙吧,别那么悲观,那么个个投资都非常成功就不得了!
KU2003
国家,大型国企,大型私企,每年都应该拿出份额成立统一的创新基金。
三石老范
创新药公司国内太多了,耀明康德,君实生物,等等,至少有几十家,天知道那些是真的能出成果的,那些是圈投资人钱的,这几年国内投行都不敢投了,十死一生的,你就看到了这家公司获得了十倍收益,没看到他到底投了多少家才有这一家的成功啊
用户10xxx75
中国商人的本性,短视
问渡 回复 08-07 03:10
大企业老板的眼光也是少数才有,老李儿子不也是错过腾讯?
扑来科技LEDLCD屏
药是救人的,就应该被仿制
用户79xxx32 回复 08-07 01:47
砸锅卖铁欠钱研究药的人怎么办?
彰润
药企宣传炒作起来,那怕玉米淀粉也能弄出50%的有效果,疫情期间的疫苗就是典型案例,小米只能算小米粒
用户10xxx32
现在都是个人企业!
冷眼旁观
胡说八道,编故事骗流量的!
遇……
自己国家便宜卖就行了,管它在外国卖多少钱……
华夏人
各省之间高搞垄断,医院也是如此,再好的药没有关系搞不到临床,企业就是三头六臂,在这种环境下施展不开!
因影
人家发达国家大资本家都是到处找投资,我们国内的大资本家呢?
有钳哒
国内研发人员不懂市场而商人又没眼光做成的,当年Vcd的原创公司破产就是先例。
老戴
没能拉来投资,不卖就是坐等破产,挥泪贱卖就是最终的结局。
TS001
眼界太窄太低加短视
炳钦
应该枪毙了。
用户12xxx86 回复 08-07 02:31
是你你也卖,别在这吹牛逼了
用户11xxx94
如果卖给国内央企等有多少
用户16xxx44
投入了巨资研发,在国内生存不下去,叫搞研发的去送外卖生存下去?
用户11xxx94
向外卖,卖得快卖得好世界
世间百态
如果是美德,我们能收购吗
美好未来
里应外合
方鸿渐渐飞
不见中医出来包治百病了
用户15xxx57
有意思吗?
用户10xxx48
国内出了这种药了吗?那谁还会去化疗,医院不是要关门大吉
用户18xxx14
这种中国老板应该拿去坐牢
用户10xxx87
悲哀+无奈
三哥
国家为什么不支持一下
竹林呓语
出台支持政策
用户15xxx40
药企卖的对,不卖就坐牢,中国多少中药大佬被逗你坐牢,最起码得了该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