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务省近日动作不断,一天抛出23份照会,强硬要求改影片名、砍七成镜头,那着急的模样,比当年抢实验数据还狼狈。 《731》的片方从一开始就明确,18岁以下观众谢绝入场,这不是因为画面惊悚如鬼片,而是因为它记录的是历史铁证——731部队的反人类罪行。 为了让这份铁证立得住,剧组花了8年时间筹备,在零下30℃的环境里实景拍摄,按1:1的比例复刻了细菌培养箱,还从日本国立档案馆翻出了日军冻伤实验的原始胶片。 电影里用了3位日本老兵的忏悔录音当背景音,片尾原本计划滚动播放3513名受害者的真实姓名。 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历史不被遗忘。 但这样一部承载历史重量的作品,从筹备到上映,始终被层层阻力包裹。 日本外务省一天内发了23份照会,不仅要求删减70%的镜头,还逼着改片名,想把《731》改成“旧日军防疫部队”。 这种改名的心思昭然若揭,无非是想把细菌战部队包装成“防疫机构”,淡化那些剖开孕妇肚腹、给儿童注射病毒的罪行。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威胁要召回驻华大使,仿佛一部电影就能动摇两国关系。 今年8月,《News On Japan》说《731》撤档是“中国的外交让步”,还吹嘘这是“关系缓和的信号”。 可稍微查证就知道,这部电影压根没出现在2025年国产片公映许可证的名单里,连“上映”的资格都还没拿到,谈何“撤档”? 这就像有人对着一家还没开业的餐馆抗议“菜太辣”,纯属自说自话。 听说电影没如期上映,日本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欢呼“虚假历史被阻止了”。 可他们忘了,2017年NHK自己就播过一部《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纪录片,里面有战犯在哈巴罗夫斯克审判时的认罪录音。 结果那部纪录片上线3天就被下架了。 这种对真相的恐惧,连自己国家的媒体都容不下。 日本一边疯狂抵制《731》,说“画面血腥会吓坏孩子”,一边却要求好莱坞的《奥本海默》必须加广岛核爆的血腥镜头。 说白了,就是只许自己展示伤痛,不许别人揭露罪行,这种强盗逻辑,实在让人无法认同。 中国电影过审要走“艺审”和“技审”两道关,拿到带编号的龙标,只是初步通过了内容审查,得等终审合格拿到纸质许可证,才算真的能上映。 《731》的导演去年晒过一张许可证截图,编号是“2024第159号”,可国家电影局官网显示,这个编号属于《天暮夜的光》等其他电影,《731》根本不在列。 有知情人士说,电影里“冻伤实验的腐肉特写”“活体解剖时的瞳孔震颤”等12组镜头,一直卡在审查环节,就算删减了60%,还是没通过。 审查的模糊与拖延,让本应被铭记的历史迟迟无法与观众见面,难免让人遗憾。 央视把《731》定在9月18日上映,这个时间点选得太有意义——就是要告诉那些想掩盖历史的人,1931年的伤痛刻在骨子里,731的罪行抹不掉。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日本一个右翼账号在X上发布“再开战就把东方大国纳入版图”的地图,配图是1931年
【259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