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百架无人机千里奔袭,俄石油公司最大炼油厂火光冲天,一半产能惨遭“腰斩”!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乌克兰军方上周六凌晨发动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无人机突袭行动。超过百架乌军无人机跨越900公里距离,对俄罗斯腹地的能源设施和通信工厂发动饱和攻击,其中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最大的梁赞炼油厂成为重点目标。 现场画面显示,这座位于莫斯科东南方向的炼油厂区燃起冲天大火,滚滚浓烟在数十公里外清晰可见,俄方战报承认该厂一半产能因袭击陷入瘫痪。 这场突袭发生在当地时间8月2日凌晨3点左右。根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的战报,乌军此次行动代号"草原之风",共出动120架各型无人机,其中70%为远程攻击型号。 这些无人机从乌克兰中部多个秘密发射点升空,采用低空飞行和电子干扰规避俄军防空系统。梁赞炼油厂作为俄罗斯五大炼油基地之一,年加工能力达1700万吨原油,承担着莫斯科周边地区60%的成品油供应,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袭击导致该厂两个主要炼油装置爆炸起火,消防部门奋战数小时才控制火势,但核心生产区已严重损毁。 俄罗斯国防部当天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科纳申科夫少将表示,俄军防空系统在梁赞州上空击落117架无人机,拦截成功率高达97.5%。但现场视频显示,仍有至少3架无人机突破防御击中目标。 俄石油公司随后证实,梁赞炼油厂的日处理能力从5.8万吨骤降至2.8万吨,汽油和柴油产量锐减,直接影响莫斯科及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俄能源部已启动应急预案,从伏尔加格勒和萨马拉炼油厂紧急调配成品油,但市场恐慌情绪导致莫斯科加油站出现短暂抢购现象。 此次袭击暴露了俄罗斯防空体系的结构性漏洞。尽管俄军部署了S-400、"铠甲-S1"等先进防空系统,但面对低成本无人机蜂群战术时显得力不从心。 乌克兰方面对此次行动的战术效果极为满意。乌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袭击前后的卫星对比图,显示炼油厂核心设施损毁率超过50%。 他特别强调,此次行动使用的无人机中有40%为乌克兰本土生产的"海狸-2"型,航程达1200公里,可携带75公斤高爆弹头。这种无人机采用复合材料机身和电动推进系统,雷达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极大增加了俄军探测难度。乌国防部还透露,未来将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生产规模,计划在年底前将月产量提升至5000架。 俄罗斯国内舆论对此次袭击反应强烈。《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发表社论称,这是"自二战以来俄罗斯本土遭受的最严重能源设施攻击",要求政府采取"雷霆手段"报复。 俄国家杜马紧急召开听证会,能源委员会主席格拉乔夫在会上表示,将推动立法把能源设施防护等级提升至"核设施标准"。俄联邦安全局随后宣布,已逮捕多名涉嫌为乌军提供目标坐标的"内鬼",并称这是近年来破获的最大规模间谍网络。 能源市场对此次袭击迅速做出反应。国际油价在消息公布后半小时内上涨3.2%,布伦特原油期货突破88美元/桶。俄罗斯石油公司股价当天暴跌12%,创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欧洲天然气价格也出现联动上涨,荷兰TTF基准价一度突破40欧元/兆瓦时。分析人士指出,梁赞炼油厂的损毁将直接影响俄罗斯成品油出口,尤其是对东欧国家的柴油供应,可能导致相关国家被迫增加从西方的进口,进一步推高国际市场价格。 此次袭击也引发了对无人机战争伦理的讨论。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表声明,对袭击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表示关注。声明指出,尽管炼油厂具有军事价值,但其周边居民密集区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乌克兰人权监察员卢比涅茨回应称,乌军在行动中严格遵守了"区分原则",所有攻击目标均经过精密筛选,最大限度减少了附带损害。但俄方公布的现场视频显示,袭击导致炼油厂周边居民区部分房屋受损,有3名平民在疏散过程中受伤。 俄罗斯虽然在传统军力上仍占优势,但在无人机领域的投入明显滞后于乌克兰。据统计,乌克兰目前每月接收的无人机数量是俄罗斯的3倍,且技术迭代速度更快。这种不对称优势可能迫使俄罗斯调整战略,加大对无人机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投入。 在袭击发生后的48小时内,俄罗斯空天军对乌克兰发动了自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超过200架次战机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军工企业和交通枢纽进行了精确打击。 俄国防部称,此次行动是对"恐怖袭击"的"对等回应",旨在摧毁乌克兰的无人机生产能力。乌克兰能源部证实,首都基辅的两座热电厂和利沃夫的无人机工厂在空袭中受损,全国约15%的地区出现停电。 这场无人机突袭不仅改变了俄乌战场的力量平衡,也对全球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它再次证明,在现代战争中,技术创新和战术灵活性往往比传统军力更具决定性作用。
巨兽已现裂痕俄罗斯多个战略目标在一夜之间遭遇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打击,这不是普通的
【10评论】【4点赞】
tb185071870
鹅粉们说这是吸烟引起的。
信念de锚
祈祷和平,给双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