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武汉地铁7号线的车厢里,一个戴眼镜的女子侧坐着,手里攥着莲蓬,指甲剥开翠绿的外壳,莲子往嘴里送,剥下的壳就随手往脚边丢。 不过几分钟,她脚边的地板上已经堆起一小片绿色残渣,像块没铺平的补丁,糊在原本干净的地面上。 她剥得专心,时不时换个姿势翘翘二郎腿,仿佛脚下的车厢不是挤满乘客的公共空间,而是自家院子里的小板凳旁。 对面座位上的大爷盯着那堆残渣看了半天,眉头拧成个疙瘩。 终于,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压不住的火气:“你就好意思这么扔吗?” 女子慢悠悠抬了下眼皮,眼神扫过大爷,没说话,低下头继续剥手里的莲蓬。 一颗壳掉在地上,发出轻轻的噗声,像是在回应大爷的质问。 旁边有人掏出手机,镜头悄悄对着那堆垃圾和女子的侧脸,屏幕亮了又暗,终究没敢发出一点声音。 过道对面,一个戴口罩的女生瞥了眼那堆残渣,嘴角往下撇了撇,又迅速转回头看窗外,假装没看见。 后排靠窗的阿姨凑到邻座耳边,声音压得很低:“这地上扔的,等会儿人多起来,谁没留神踩上去,保不齐就得滑倒。” 邻座的人点点头,叹了口气,俩人都没再说话。 满车厢的乘客,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最后都化作无声的摇头——没人敢再站出来说句什么。 其实地铁里早就有规定,禁止在车厢内吃东西。 后来有人问起,地铁客服才解释,乘务员没执法权,遇上不听劝的,除了多说两句,实在没别的办法。 他们说车厢里有巡视人员,但线路太长,车太多,没法保证每趟车上都能及时出现。 真遇上事了,得靠乘客打客服电话反映,他们再调度人过来——可等调度的人赶到,多半那扔垃圾的人早就下车了。 这种“等反应、再处理”的模式,说起来像那么回事,真遇上事就露了怯。 就像南昌的徐女士,前两年在地铁里见着个抽烟的男人,劝了两句没用,急得踢了对方一脚,最后反倒被定为“互殴”,还得给对方道歉。 还有人在大阪的地铁里,被个冒充日本人的男人故意挤撞,胯骨都撞疼了,理论两句,对方反倒竖中指骂骂咧咧,周围人看着,没一个敢站出来帮腔。 普通人想管点闲事,手脚像是被捆着,动一下都怕惹麻烦。 有人说该把视频在地铁里滚动播放,可转头就有人反驳,这不是侵犯隐私吗? 有人说罚她打扫一周地铁,又怕执行的时候打折扣,最后不了了之。 还有人喊着要列黑名单,一年内不让坐地铁,可查了查,现在连相关的规则都没理顺。 至于思想教育,看着那个被大爷质问还照样扔壳的女子,谁都明白,这办法怕是对牛弹琴。 地铁车厢干净不干净,不光靠保洁员扫,靠乘务员劝,更得靠每个人多走两步。 剥下来的莲蓬壳,攥在手里等到站,扔进站台的垃圾桶,能费多大劲? 看见别人乱扔,哪怕小声提醒一句“麻烦扔垃圾桶里”,又能惹多大事? 可偏偏有人觉得“就扔一点没事”,有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这么一比,某位女士还真是善良啊[doge]
【29评论】【14点赞】
用户98xxx64
外地的,大包小包的,本地人谁吃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