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对台湾征收20%关税,台学者何启圣近日发文向大陆提出建议:“既然美国早已把台湾定位为单边盘算的对象,那么大陆其实完全可以改变打法,不再只是被动回应。相反,大陆若能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主动将台湾纳入协商框架,甚至替台湾争取部分优惠待遇,那将是战略上的重大转折。对大陆而言,这是一个以善意之名重新塑造台湾经济与民心视野的契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前几天突然宣布,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对等关税”,意思是说,谁从美国赚得多、占它便宜多,它就要加税补回来。台湾就在这轮名单里,税率高达20%。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呢?日本、韩国也被加税,但人家是15%,唯独台湾被打得最狠。这一下,不但脸面丢了,实际利益也损失惨重。 要知道,台湾每年对美国出口的商品金额很大,顺差动不动就上百亿美元。美国人盯上这个顺差,说白了就是不想吃亏了。 但让人最难堪的,是台湾当局一边花大价钱买美国军火,一边把台积电、联电这些技术命根子送到美国去设厂,结果换来的不是感谢,而是一张20%的罚单。这事摆在谁身上都难咽这口气。 岛内网友炸锅了,纷纷嘲讽民进党当局“舔得这么努力,结果连豁免都没捞到”。甚至还有人说:“跪久了都没用,人家根本不拿你当回事。” 很多企业也受不了,尤其是做工具机、半导体这些高科技产业的,一下子成本飙升、订单流失,简直是晴天霹雳。 有学者估算,这一波加税,可能让台湾的GDP掉0.2%到0.3%,还会造成中小企业大量亏损、裁员甚至倒闭。 面对这么大的经济压力,台当局除了嘴上说“暂时性税率”,就没啥办法了。民众早就不信了,觉得政府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一点招都没有。 这时候,岛内一位学者何启圣提出了一个颇具思考的建议。他说,大陆其实可以换个打法,别老是被动应对美国的各种小动作。 既然美国已经把台湾当成一张牌来玩,那大陆也可以在和美国谈贸易的时候,把台湾问题一并摆上桌,甚至可以替台湾争取一些关税优惠。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出人意料,但细想一下,还真有点道理。 台湾目前的经济命脉,严重依赖出口,尤其是对大陆和美国这两个最大市场。大陆一直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占出口比例超过四成。 而现在美国又加税,这就意味着台湾两头受限。如果大陆此时主动释放善意,比如在和美国的谈判中帮台湾企业争取关税减免,那影响可就大了。 不光是企业能缓一口气,台湾老百姓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最关键的时候,出手相助的不是所谓的“盟友”,而是对岸这个“老邻居”。这种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帮助来“收买人心”的方式,比喊一万个统一口号都有效得多。 比如,台湾的水果、茶叶、农产品品质一直不错,但销售渠道受限。如果大陆能给这些产品一个稳定、优惠的市场通道,那不少农民的日子立马就能好转。同样,那些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也能找到活下去的机会。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建议虽然新鲜,但要操作下去,还得面对不少现实问题。 第一个挑战,就是美国的反应。美国一直把台湾当作牵制中国的一张牌,不会轻易放手。如果大陆主动把台湾纳入谈判框架,美国可能会借机炒作“台湾地位未定”,从中搅局,甚至在国际上制造更多干扰。 第二个难题,是台湾当局本身。民进党长期否认“九二共识”,不愿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即使真想帮台湾企业争取利益,也很难找到一个合法、合理的名义。 而且,民进党每次面对大陆释放的善意,往往都反过来说是“统战”,搞得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那为什么还有人觉得,大陆该主动出招呢?因为如果真能操作成功,这事的战略意义可能远远超过眼前的经济利益。 第一,它可以直接打破美国“用台湾卡中国”的战略逻辑。大陆通过谈判把台湾议题带入主流博弈,等于是向全世界传达一个信息:台湾的事情,中国说了算,美国别想乱插手。 第二,它是对台湾社会的一次“正面示范”。当老百姓发现大陆愿意出手相助,且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舆论和认知会开始变化。久而久之,那些台独势力制造的敌意氛围自然就散了。 第三,它还能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责任与大国风范。美国对所谓“盟友”大开杀戒,加税、脱钩、割韭菜毫不手软,而中国却能以大度姿态照顾台湾民众的经济福祉,这种对比一目了然。 所以说,表面看,美国这次加税是对台湾的打压,其实也给了大陆一个重新塑造两岸关系的契机。如果大陆抓住这个机会,适时释放善意,适当在博弈中展现灵活与宽容,不仅可以赢得台湾民心,还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道义制高点。
台媒昨日发文称:“大陆曾表示,台湾只要不搞独立,什么条件都可以谈;马斯克也预测大
【119评论】【7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