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役,一名战士手臂被炸烂,他毅然用匕首斩断连着骨头的断臂,将其别在腰间,随后竟扛起俘虏,狂奔4小时翻山越岭抵达基地,直接倒地昏迷。三天两夜的抢救后,奇迹般生还!从此,他成为中国唯一一位用左手敬礼的现役将军! 1984年的老山战场,几乎没有沉默的夜晚。 一个叫丁晓兵的年轻侦察兵,他那年才十八岁,刚从安徽合肥入伍不久。 进部队以后,他分在了侦察连。 老山前线那会儿最危险的差事,就是侦察兵干的事——夜里摸黑穿越雷区,盯敌人火力点、抓俘虏,哪一项都得拿命换。 不过规矩在那儿,新兵刚来不能直接上战斗任务。 连队照章办事,一次次把他排除在外,他急得直发火,甚至对着营长说,“你们不让我上,我是兵干啥的?” 说出来可能有点戏剧性,他最后真是靠割破手指、写下一封血书才争取到第一次出任务的机会。这不是作秀,他是真的要上。 血书交上去,连里也震了一下,后来上级批准了他的申请,让他随小队参加一次抓俘侦察行动。 从那天开始,他几乎场场不缺,几个月下来,连队里都在传,说这小子是“第一捕俘手”,动作快、眼神准,下手利落。 到后来,老兵都开始服气了。 那次任务,是一次活捉越军的行动。他们四个人编为一组,夜里摸进敌阵,敌营足足有四十多号人,他们就要在这虎口里拔牙。 进场前他们就知道,这回怕是得靠命硬才能全身而退。 几人潜入后迅速锁定目标,一番搏斗,终于制服了一名敌军。但刚准备撤退的时候,他们的行踪暴露了。 敌人火力迅速覆盖上来,丁晓兵当时押着俘虏往林子里撤,边走边躲,整个人绷得像钢丝。谁也没想到,一枚点着白烟的手雷,会突然从树丛后“嗖”地飞出来,恰好落在他和俘虏之间。 他条件反射地一把抓起来就扔。可是手才一抬,雷就炸了。 就是在那一刻,他的右臂几乎被整段撕裂。 不是那种挂彩,是整条胳膊只剩下一层皮连着骨头,血喷了他满脸。 他被炸得整个人翻出去几米远,俘虏趁乱想逃。他挣扎着追上去,靠左手把人压制在地,等到战友赶到帮忙绑好俘虏,他已经一脸苍白、快站不稳了。 伤成那样,哪还走得动路?可他知道,如果自己掉队了,不只是连累兄弟,还有可能让俘虏跑掉。 那可是几十人用命拼出来的成果,他不能丢。 他没吭声,只是左手死死捏着右臂伤口,咬着牙往前走。路过山林时候,断臂不断被树枝磕碰,每一下都像火烧。 走不了两步,他就摇晃一下。 他自己后来说,那时候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赶回去,别拖人后腿。 走了大概一公里,他实在撑不住了。 那条臂膀不断流血,再拖下去,他整个人都要废了。他从腰间抽出匕首,没让战友动手,自己咬牙把那块已经毫无知觉的右臂彻底割了下来,然后别在腰间。 他没打算当“英雄”,只是想着万一能接得上——傻想法,但也正是这种念头,让他还能撑着走。 六里山路,他是用一只手、一口气和一股不甘,硬生生走下来的。 一直到遇见接应部队,他才整个人往地上一倒,一点声音都没有了。 被抬回基地时,医生都不抱太大希望。最终,整整两天两夜,人是硬给救了回来。 等他从昏迷中醒来,军功簿上已经记下“一等功”。但对他来说,右臂没了,军装还能不能继续穿,是更要紧的事。 住院那段时间,有个护士天天照顾他。 比他年长两岁,性子温柔,说话轻。 他一开始不太说话,后来慢慢熟了,才开始主动靠近,那姑娘叫陶婉珠。 丁晓兵对她的喜欢,不是什么“伤兵怜香惜玉”那一套。他是真心喜欢,就那么一条胳膊,还死皮赖脸天天找她聊天。 有一回趁她不注意,偷偷往她工作台上放了封信。 人家当时直接拒绝了,说你还年轻,别拿感情当冲劲。 他没死心。 三个月疗养结束,两人一南一北分别,他还是一封封地写信。 后来他被送去南京政治学院学习,走前还连发六封电报,催她一定来送行。那次她来了,他当着全营官兵的面,一口咬定她是自己未婚妻,吓得她脸通红,倒也没走。 再见就是结婚了。 婚礼那天,有小孩起哄让他抱新娘。 他没有推诿,也没解释,只是站直身体,举起左手敬了一个标准军礼,说:“我的右手,永远留在了前线。” 全场鸦雀无声。 结婚没多久,他就去了太湖凤凰山,担任连队指导员。那会儿他还在适应“单臂生活”,但什么都不肯求助。打背包最开始不会绑,他就用嘴叼着背绳,一遍一遍练,练到嘴角都磨出血。 训练场上,别人用两只手,他只能靠一只;扛木桩、翻越障碍,连队谁也没见他喊过累。 他始终觉得,断了一只胳膊,不代表要缺一份责任。 后来他的连队成了“标兵连队”,执行了无数急难险重任务,抗洪、救火、转移群众,个个都冲在最前头。 奖牌和荣誉数不清,但他自己从不夸耀这些。 2005年,部队拨款给他20万元,准备安装最新的智能假肢。他看了看,又摇头说算了,把那笔钱转给了连队家属的就业基金。 2015年,他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他成了全中国唯一一个用左手敬礼的将军。 有些人,一只手,也能撑起整整一代军人的精神。
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验尸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