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愿意在今年年内结束战争,但中国和印度必须被制裁? 8月1日,乌克兰新任外交部长瑟比加跳出来,呼吁特朗普对中印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下重手,还主张把俄罗斯踢出欧安组织,甚至宣称“俄罗斯民众要为战争负责”! 且不说这逻辑有多离谱,单看他那副"我打仗你买单"的架势,就知道乌克兰是真把自己当成了全世界的中心。 瑟比加强调要制裁中印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理由是这“间接支持了俄罗斯”,但他选择性忽略了一个更关键的事实: 去年欧盟向俄罗斯支付的能源进口费用高达230亿欧元,甚至超过了其对乌克兰187亿欧元的援助!也就是说,欧盟一边持续从俄罗斯获取能源收益,一边却对中印的正常能源贸易指手画脚! 瑟比加的言论,是对乌克兰在战场陷入僵局后的情绪转移。当前俄乌冲突持续已久,乌克兰的武器补给、兵力储备都面临压力,西方援助的力度也逐渐疲软。 在这种情况下,不聚焦于如何通过谈判推动停火,反而将矛头指向始终保持中立的中印,试图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掩盖自身困境,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性选择。 中国自冲突爆发以来,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多次提出劝和促谈的倡议,向乌克兰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印度也多次呼吁停火止战,推动危机政治解决。 将这样的国家列为“制裁对象”,与其说是为了结束战争,不如说是想拉更多国家卷入对抗,这恰恰与“结束战争”的目标背道而驰。 更深层来看,这种炒作背后是西方的地缘政治算计。中国始终拒绝选边站队,既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和极限施压,这种独立自主的立场让习惯了“非黑即白”思维的西方感到不适。 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给中国扣上“支持俄罗斯”的帽子,就能迫使中国放弃中立,加入对俄制裁阵营,进而削弱俄罗斯;而一旦中国妥协,下一个被针对的目标必然是中国自身。 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权逻辑,正是当前国际秩序混乱的根源之一。 事实上,中国的立场早已清晰明确。我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曾指出,若中国真如某些势力臆想的那样向俄罗斯提供军援,战局绝不会僵持至今。 中国始终是和平的建设者,而非冲突的拱火者。反观那些动辄喊着“制裁”的国家,一边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一边却从未停止与俄罗斯的其他领域贸易,这种“火上浇油”与“暗中交易”并行的做法,才是阻碍和平的真正障碍。 若乌克兰真心想在今年结束战争,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回到谈判桌前,正视各方合理安全关切,而不是被外部势力裹挟,将矛头对准中立国家。
印媒:现在的中国,印度已经得罪不起!据印度媒体报道,在遭到特朗普关税惩罚之后
【2评论】【2点赞】
用户12xxx39
亡国奴还有话语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