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996年妻子47岁时,竟然又怀上了第12胎,夫妻两人犹豫不决,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呢?
主要信源:(央视《焦点访谈》——2021年"新时代农村家庭变迁"专题节目)
"咱老高家有后了!"1996年山西某山村,50多岁的高海贵抱着刚出生的男婴在村口疯跑,嗓子喊哑了也停不下来。这个为生儿子躲了20年计划生育的农民,终于在第12胎得偿所愿——此前11个女儿的名字,像一串沉重的省略号,刻在他"传宗接代"的执念里。
时间倒回1980年代,20岁出头的高海贵成家后,便一头扎进"追子"漩涡。第一胎女儿降生时,他尚能强颜欢笑;第二胎、第三胎仍是女儿,村里闲话逐渐刺耳:"老高家没男孩命,香火要断"。为躲计划生育,他辞去矿工工作,带着妻子东躲西藏,靠打零工糊口。每次超生罚款,都像从本就单薄的家底上剜肉——生到第五胎时,积蓄已见底。
村里人劝:"闺女也能养老,何必折腾?"高海贵不听。在他认知里,男孩是"顶梁柱",没儿子在村里抬不起头。妻子身子越来越弱,仍咬牙怀孕,直到第11胎仍是女儿。1996年,50多岁的妻子成了高危产妇,却在村卫生所生下男婴浩真。高海贵乐疯了,跑遍山沟报喜,却不知这个"传宗接代"的执念,已把全家拖进深渊。
超生罚款累积成巨债,加上多年逃亡的收入损失,高家穷得揭不开锅。11个女儿在饥一顿饱一顿中长大,多数没机会念书:老大早早辍学打工,老十虽考上大学却因学费放弃,其余女孩陆续帮衬家里。浩真却在姐姐们呵护下成了"玻璃心",学习吊车尾,高中毕业便去城里打工。
转折发生在2023年。浩真与女友相恋五年,女方怀孕后要求彩礼,否则分手。此时高家仍一贫如洗,浩真自己也没攒下钱。关键时刻,11个姐姐每人掏3万,凑齐23万给弟弟买房——婚礼视频上网后,网友炸了:"这不就是现实版伏地魔?""重男轻女到这种程度,姐姐们太可怜!" 面对质疑,浩真委屈:"姐姐们自愿帮忙,是亲情。"姐姐们也上网解释:"没父母逼,就是心疼弟弟要当爹了。"可争议掩盖不了残酷现实:为生儿子,高家付出了女儿们受教育的机会、青春乃至人生选择;为圆父亲的"传宗梦",姐姐们用血汗钱为弟弟的婚姻买单。
如今,高海贵已去世,母亲年老病逝,2023年二女儿儿子婚事时,一家人仍聚在一起。山村早已变了样——教育普及让"重男轻女"渐淡,年轻一代更信"顺其自然"。只是,当11个姐姐凑钱买房的新闻成为旧闻,人们仍在争论:这究竟是传统观念的余毒,还是底层家庭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逻辑?
或许正如村民所说:"老高家是时代缩影——有人骂他们傻,可换作自己,未必能做得更好。"这场持续30年的"追子马拉松",留下的不仅是12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时代关于生育、性别与亲情的集体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