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潭看守所,杨克莲被执行死刑时,留下的一张照片,镜头中的她穿了一件崭新的红花棉袄和傣族短裙,悄然“上路”,此时此刻她的身上被捆的像粽子一样,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杨克莲出生在1969年的云南施甸县由旺镇杨家村瓦窑组,那地方靠近缅甸边境,生活条件差,村民多靠山地种地过日子。 她小学没读完,就接触到跨境活动。二十岁出头,她开始参与毒品走私。1993年5月18日,云南德宏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她走私毒品罪,无期徒刑。 她在监狱服刑四年后,1997年4月减刑到十六年。2003年9月21日,她获得假释,考验期到2009年10月20日。 出狱后,她没停下,继续组织毒品运输,用当地人做马仔,把货送到昆明、成都等城市。2008年11月,云南大理警方抓她贩毒,但证据不够,取保候审。她马上逃到缅甸小勐拉,在那儿用化名王某,开二手车行和洗码生意掩护贩毒。 她没结婚,没孩子,常扮傣族妇女模样融入当地。她的团伙把毒品藏在车里或货物中,销往内地十多个城市。 警方后来查明,她涉案毒品包括海洛因和麻古,总量巨大,害了不少家庭。这条路她走了二十多年,从小毒贩到跨国毒枭,靠的就是狡猾和不择手段。 她的案子显示,边境贩毒怎么破坏社会稳定,大家都知道,毒品毁人一生,她这样的主犯直接导致很多人吸毒上瘾,家庭破碎。 法律对她零容忍,就是因为证据链完整,不需要她认罪也能定案。这事提醒大家,贩毒不是小事,牵扯无数无辜者。 杨克莲的贩毒历史不是一蹴而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毒品问题在边境地区泛滥,她正好生在那儿,利用地利加入团伙。 她的第一次判刑是走私海洛因,那时她二十多岁,就已经销往内地城市。假释后,她表面低调,实际重操旧业,雇人运货,避开检查站。 逃到缅甸后,她在赌场周边活动,指挥下线跨境交易。警方追踪发现,她团伙成员达十六人,缴获毒品13.2公斤,包括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片剂。 这些东西流入市场,造成多起吸毒案,很多人因为她丢了工作,进了戒毒所。她的零口供态度,让案子更复杂,但检察院用证人证言、银行记录和物证锁死她。 湘潭警方说,这案子是部督专案,侦破过程费劲,但人赃并获让她没法抵赖。她的故事接地气地说,就是一个普通边民怎么变成大毒贩,靠贪婪一步步陷进去。 社会上类似案子不少,提醒年轻人别沾毒品,贩毒更别想。她的结局证明,法律网恢恢,不认罪也跑不掉。 这案子有内涵,显示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基层民警付出多大努力,才抓到这样的主犯。大家想想,她害了多少人,判死刑合情合理。 2018年3月12日,杨克莲在湘潭看守所被执行死刑。那天,她穿上新买的红花棉袄和傣族短裙,头发梳整齐。狱警给她绑上绳索,从肩膀到腿部缠紧,像粽子一样。 她脸部没任何表情,眼睛直视前方。押解到刑场后,执行人员验明正身,读出命令,她站着不动。枪决执行,那张照片记录了她上路一刻,棉袄花朵鲜艳,短裙深蓝,绳索清晰可见。 这张照片流传后,很多人讨论她的选择,为什么挑这身衣服。事实是,她从被抓到执行,一直不承认贩毒,对下线供词不满,常说他们坏。 但证据链包括十六名团伙成员证言,证明她多次贩卖毒品。她的案子是湖南首例零口供死刑执行,显示司法公正,不靠口供也能定罪。 贩毒危害大,她团伙销毒到十多个城市,毁了不少人。这事接地气,普通人看到照片,会想她怎么走到这一步。 禁毒教育从这案子学到,边境管控多重要。她的照片像个警示,告诉大家贩毒下场惨。社会需要更多人关注禁毒,帮民警举报线索。
中国人最执着的三件事:禁毒,抗日,吃瓜。
【1评论】【8点赞】
心寒
死有余辜。不知害了多少人,毁了多少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