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湖北利川一个叫程地明的捕蛇人,以团灭73条毒蛇的壮举闻名当地。没想到,自此后,他的生活彻底改变,只要他出门,怪事接连不断。 程地明是湖北利川市狮子坝乡民主村的本地人,那地方山高林密,蛇多得像家常便饭。他家里穷,从小就帮着干农活,上世纪80年代初,眼瞅着村里有人靠捕蛇挣钱,他就转行干这个了。起先他啥也不会,四处跟人学,慢慢摸索出门道,主要抓王锦蛇,这种蛇没毒,个头大,卖得贵,一条能顶工人一个月工资。他用蛇叉瞄准蛇的七寸,一叉下去准稳,抓晕了装麻袋里,防护就一双胶鞋防咬腿。几年下来,他的手艺练出来了,收入比种地强多了,盖了房,攒了钱,村里人羡慕得不行。 他没藏私,还带了周邦军和瞿亿华两个年轻人学艺,教他们怎么辨蛇,怎么下手。捕蛇这行风险大,但他靠经验避开毒蛇,专抓无毒的,日子过得稳当。程地明干了近十年,从没出过大岔子,成了当地捕蛇的行家,大家提起他都说这人靠谱,手艺好。 1986年4月17日那天,程地明带周邦军和瞿亿华去蔡家坪山抓王锦蛇。山上草丛密,他们找了半天没见着目标,却碰到两条缠在一起的红脖颈槽蛇,这种蛇毒猛,但没经济价值。程地明随手用棍子打死一条,继续往前走。没想到,身后草丛里突然冒出七条同样的蛇,吐着信子围过来。三人赶紧动手打,棍子砸下去一条接一条,可蛇越来越多,从岩缝、树根钻出来,密密麻麻围了他们。 他们边打边退,棍子挥得飞起,砸中蛇头的声音不断,地面上蛇尸堆积。程地明在前头开路,周邦军和瞿亿华跟上,配合着打。蛇群像疯了似的扑,持续了半小时,他们才杀出重围,下山时清点,足足73条红脖颈槽蛇全死了。村里人听说后,把他们当英雄看,这事还上了当地报道。 打那以后,程地明的生活就开始不对劲。他继续捕蛇,但总觉得不对头。1988年8月,他去马鞍山抓蛇,抓到一条四斤重的王锦蛇,回家路上,一条竹叶青突然窜出咬了左脚。他赶紧绑伤口,去卫生所打血清,命保住了,但医疗费花光了卖蛇钱。没过一个月,8月22日干农活回家,田埂上又一条蛇跃起咬了右手拇指,花了几百块治伤。 接下来几年,蛇咬的事没停过。1989到1990年,他被咬了三次,每次都是毒蛇,伤口肿胀住院,花了不少钱,家底快败光了。他试着少上山,改种地维生,但蛇还是找上门。村里人议论,说他惹了蛇群,有人觉得是巧合,因为他常接触蛇,身上气味招惹它们。 科学上说,蛇不记仇,红脖颈槽蛇是王锦蛇的敌人,程地明身上沾了王锦蛇气味,就成了目标。专家解释,这种蛇闻到气味会本能攻击,不是报复。但程地明觉得邪门,他找村里人求神,花钱消灾,可没用。日子越过越紧巴,捕蛇的收入没了,医疗费堆积,他的生活彻底乱了套。 1991年农历七月十五,程地明和老婆去田里除草。他看到几条红脖颈槽蛇游走,等它们走了才干活。可突然,17条蛇从四面围上来,像蓄谋似的扑。他空手搏斗,被咬了九处,毒发倒地。村民找到时,他已经没了气,身边散落蛇尸。法医确认死于蛇毒。 他葬在乌鹰岩荒地,那地方潮湿多草,适合蛇栖。葬后,每年三到九月,坟前总有大量红脖颈槽蛇聚集,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专家调查,说是当地气候和环境因素,蛇繁殖期爱在那栖息,不是灵异。村里人传得神乎其神,但科学上就是生态原因。
我爸到现在已经去世3年多了,前几天我带着孩子回老家,陪着我老妈回院子里拔草。结果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