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国驻扎在南薰礁的11名战士突然失联,直到后续介入调查后,发现11名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8-05 01:48:14

1990年,我国驻扎在南薰礁的11名战士突然失联,直到后续介入调查后,发现11名战士6人死亡,5人失踪,但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其他的信息一概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那时候的南薰礁,就是一个退潮才露出来的心形礁盘,上面孤零零杵着一个第三代“高脚屋”,周围是茫茫大海。 礁盘旁边就是深海海槽,台风一来,十几米高的巨浪能直接糊到高脚屋的二楼窗户上,感觉整个铁皮房子随时都会被拍散架。 南薰礁东北边13海里,是台湾军队驻守的太平岛;东边仅仅5海里(大约9公里),就是越南当时占着的鸿庥岛,上面驻着上百号人;南边和西边,也密密麻麻全是越南控制的据点。 守礁非常苦。没有电视广播,家书几个月才能到一封。淡水和食物全靠补给舰,要是遇上台风天,补给断个十天半月是常事。战士们在沙洲上种树,活不了;种太阳花,过一两年花都越开越小。就是在这么个地方,驻扎着我们一个班,编制12人。 1990年11月事发时,因为战士徐会平被烫伤,提前送到永暑礁治疗,礁上实际是11个人。也正是这次意外,让他成了唯一的幸存者,也成了这起悬案唯一的活见证。 1990年11月7日清晨。南沙指挥部的通信员像往常一样,挨个呼叫各个岛礁,进行例行晨报。“东门收到。”“永暑收到。”……轮到南薰礁时,无线电里却只有一片“滋啦滋啦”的电流声,一片死寂。 起初,大家以为是天气原因或者设备故障,这在南海是常有的事。但半小时后,一小时后,无论指挥部如何呼叫,南薰礁的频道都毫无回应。一股不祥的预感,迅速在指挥部里蔓延开来。 命令火速下达,南海舰队立刻派出一艘补给舰,搭载着调查组,全速驶向70海里外的南薰礁。船上的官兵们心里都揪着,没人说话,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海浪声。 当高脚屋的轮廓出现在海平线上时,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太安静了,礁盘上空连一只海鸟都没有,死一般的寂静。 调查组登上礁盘,眼前的一幕让这些见惯了风浪的军人也倒吸一口凉气:营房内外,发现了6名战士的遗体,墙壁上布满了弹孔。而包括礁长张效忠在内的另外5名战士,连同礁上唯一的一艘救生艇,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诡异的是,调查人员在礁盘下的珊瑚丛里,打捞上来了几支56式冲锋枪,全是我们解放军的制式武器。 现场的发现,让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没有外来船只的痕迹,没有发现任何不属于我军的武器弹药或装备碎片。所有的物证,都好像在把矛头指向一种最不可能、也最让人无法接受的结论——“内部事件”。 幸存者徐会平后来回忆,他离礁前,战友们一切正常,有说有笑,根本没有任何矛盾的迹象。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三十五年来,大家根据零星的线索和当时的背景,主要有三种推测。 第一种,也是流传最广、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越南特工偷袭。 1988年3月14日,我们在赤瓜礁跟越南海军干了一架,史称“314海战”。那场仗,我们打得干净利落,74分钟解决战斗,击沉越军2艘船,重创1艘,一举收复了永暑礁、南薰礁等六个岛礁,彻底改变了我们在南沙没有立足点的局面。 这一战,把越南打疼了,也打急了。 这些由水性极好的渔民组成的特种兵,擅长夜间渗透。他们可以乘坐快艇到几海里外,然后潜水摸上礁盘。 他们得手后,为了掩盖罪行,故意把现场布置成内部火并的样子。这种“伪装战术”,在特种作战中并不少见。 一些坊间流传的,未经证实的消息,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猜想。比如,有军事论坛说,1991年有渔船在北部湾捞起过印有越南文字的救生衣残片;还有说,前苏联军事顾问的回忆录里提到,1990年秋天,河内高层批准了一个代号“红沙”的秘密行动,目标就在南沙。 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来自对岸。据说台湾方面解密的档案显示,事发当晚,他们驻守在太平岛的军队曾监听到异常的无线电信号,破译内容里有什么“黑鲨归巢”之类的暗语,跟越军特工的行动代号很像。但当时两岸关系紧张,台方直到很多年后才向大陆通报。 第二种推测,是海盗劫掠。 南海自古以来就不太平,海盗猖獗。但这个说法有个致命的矛盾:海盗图什么?图财。一个高脚屋哨所,除了武器弹药,啥值钱的玩意儿都没有。而去抢一个主权国家正规军的哨所,那不叫抢劫,那叫自杀,必然会招来毁灭性的报复。海盗也是生意人,这笔买卖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第三种,就是前面提到的内部矛盾说。 我个人是最不认同这个说法的。说战士们因为长期在海上,环境压抑导致精神崩溃,最终火并。这不仅是对我们军人心理素质的低估,更是对牺牲烈士的一种侮辱。幸存者徐会平2018年病逝前,留下的口述记录里反复强调一句话:“战友们把礁堡看得比命重,绝对没人会对着国徽开枪。” 11名战士的牺牲和失踪,依然是悬案。他们的名字,我们甚至都无法一一念出。他们的遗体(那6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运回大陆,而是根据海上的传统,进行了海葬。

0 阅读:103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

思念如潮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