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先生走了。这位能把中国史讲得像家常话的老人,终究还是带着他看过的那些时代片段,离开了我们。 有人说老辈学者的观点未必都对,这话有几分道理。毕竟每个时代的人,眼睛里能装下的东西都有限。就像咱们现在刷手机觉得理所当然,搁三十年前说出来,怕是要被当疯子。但许倬云不一样,他厉害就厉害在看问题能蹲得低、望得远,不像有些议论,只盯着眼前三尺地就下结论。 李敖讲过个事儿,小时候见日本军官骑大马耀武扬威,心里就憋着股劲儿要把这些人赶出去。后来真成了,这前后半截凑齐了,心里的账才算得明白。许倬云也经历过山河破碎,更见证过重整河山,那些别人只看到前半截的事,他硬是等来了后半段的结局。 这就跟看电视剧似的,要是只看个开头就瞎猜结局,十有八九得跑偏。柏杨或许就卡在前半段没挪窝,许倬云却始终在替那些没等到结局的人,把故事讲完。他写历史从不绕弯子,说兴衰也不装深沉,就像邻居大爷坐在门口藤椅上,跟你说昨天巷子里的事。 现在许老走了,那些能把时代前后半截串起来的声音,又少了一个。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后辈也得指着咱们的话笑:“这帮人当时想啥呢?” 你读过他哪句话至今还记得?或者觉得哪个老辈学者的观点放到今天看最有意思?评论区聊聊,也算咱们一起送先生一程。关注我,往后慢慢扯这些值得记住的人和事。
许倬云先生走了。这位能把中国史讲得像家常话的老人,终究还是带着他看过的那些时代片
体元说球
2025-08-05 01:15: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