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个富豪魏明仁干了一件让全岛炸锅的事 —— 他自掏腰包 1.15 亿台币买下彰化的碧云禅寺,硬是把佛门清净地改造成了五星红旗飘扬的爱国基地。 清晨六点的彰化山间,国歌旋律刺破薄雾。魏明仁站在断壁残垣前,看着退伍老兵老陈拉动绳索,五星红旗在朝阳里展开,边角的磨损处还留着上次强拆时的撕裂痕迹。 这面旗已经是第三面了,前两面被台当局当作 “违章物品” 没收,他就让人连夜赶制,旗杆也换成了更粗的钢管,焊死在水泥基座上。 “拆得掉墙,拆不掉这面旗。” 他摸了摸口袋里祖父的抗日奖章,金属棱角硌得掌心发疼。 魏明仁的办公室里,福建漳州的族谱摊在桌上,道光年间的墨迹已经发灰。 祖父魏长青的名字旁,用红笔圈着 “1943 年殉国”,旁边是父亲魏志强的笔记:“日寇占台时,家宅被焚,祖父带乡勇袭敌营,中弹后仍高呼‘还我河山’。” 他小时候总缠着父亲讲这段,父亲就会指着地图上的福建:“咱们的根在那儿,迟早要回去。” 去年他回漳州祭祖,在祖坟前摆了台摄像机,对着镜头给台湾的族人看:“你看这碑上的字,都是简体,咱们本就是一家人。” 50 岁那年,魏明仁在建筑业的生意刚做到全岛前十,却突然退出国民党。 他把党证扔在台北的办公室,对着来劝的同僚冷笑:“你们开会时喊‘一个中国’,转身就去跟美国人买武器,当我瞎?” 那天他开车回彰化,路过碧云禅寺,看见破败的山门,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要做件让后人记得住的事。” 三个月后,他签了购房合同,寺里的僧人搬走时,劝他 “佛门清净,别沾政治”,他却指着观音像:“菩萨护的是众生,我护的是家国,不冲突。” 改造寺庙的第一个月,他让人把大雄宝殿的佛像请到后山,换上玻璃柜,里面摆着从大陆淘来的老物件: 1945 年台湾光复时的报纸、解放军解放厦门时的照片、脱贫攻坚的纪录片光盘。 有游客来骂 “亵渎神明”,他就打开投影仪,放日据时期台湾人被强征做苦役的影像:“比起祖宗的苦难,这点争议算什么?” 最热闹的是国庆节,他请大陆学者来讲课,台下坐满了白发老兵,有人带了年轻时的解放军军服,穿在身上还能看出当年的挺拔。 台当局第一次上门 “约谈” 时,魏明仁正在给五星红旗缝补边角。官员拿出 “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的文件,他扫了一眼就扔回去: “我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有什么错?你们挂‘青天白日旗’,才是违反国际法。” 对方威胁要断他的水电,他就买了发电机和储水罐,夜里寺里的灯比往常更亮。 网络上的骂声铺天盖地,有人 P 图把他和 “台独” 分子放在一起羞辱,他就让人把这些截图打印出来,贴在寺外的墙上:“让大家看看,说真话要挨多少骂。” 强拆那天,重型机具的轰鸣声震落了殿顶的瓦片。魏明仁站在旗杆下,任凭尘土落在肩头,看着工人把刚建成的毛主席纪念馆推倒。 老陈想上前阻拦,被他拉住:“别跟他们硬拼,旗不倒就行。” 当晚,他让人在废墟上架起帐篷,升起备用的小国旗,月光照在残墙上,“爱国基地” 四个红漆字还能看清轮廓。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农民送来包子,说 “魏老板,我们帮你守夜”,他突然红了眼 —— 这些人平时连政治新闻都不看,却知道他在做对的事。 孙女视频通话时,举着刚背会的《百家姓》:“爷爷,魏排第 30 位,大陆也有好多魏家人对不对?” 他对着屏幕点头,指了指身后的红旗:“你记住,这面旗在哪,家就在哪。” 挂了电话,他翻开新做的台账,上面记着捐款人的名字,有大陆的企业家,有台湾的退休教师,甚至还有海外的华人,金额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 “你看,不是我一个人在扛。” 他对老陈说,把台账放进防火柜,旁边是准备好的第四面国旗。 最近有记者来采访,问他 “值得吗”。魏明仁带对方爬上后山,指着远处的海峡: “你看那水,从福建流到台湾,从来没断过。我做的事,就像这水,看着慢,其实一直在往前淌。” 风掠过旗杆,红旗猎猎作响,山下传来学生的歌声,是他请人教的《歌唱祖国》,童声清脆,盖过了远处的喧嚣。 夕阳西下时,魏明仁收起国旗,叠得方方正正。老陈递来晚饭,他却盯着手机里大陆的新闻,说 “你看,大陆又修了新高铁”。 远处的台当局办公楼亮着灯,大概又在商量怎么对付他,但他一点也不慌。 参考来源:环球网——2018年9月26日《最后一次升五星红旗 台“爱国基地”被拆毁》
台湾名嘴唐湘龙在节目中表示“大陆强大了,台湾人,香港人,为什么没有与有荣焉的感觉
【129评论】【8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