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寝的妃子抬上龙床后最怕什么?不是皇帝,而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棍子。 "娘娘别怕,那根棍子不吃人。"老太监咧嘴一笑,露出三颗黄牙,新人妃子在被子里缩着脖子,心想这老东西肯定对每个姑娘都说过同样的话。 抬轿的四个小太监脚步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穿过三道宫门时,月光恰好照在轿帘缝隙里,她看见那根传说中的棍子正泛着幽光。 妃子入宫前都要听教习嬷嬷的教导,侍寝要裹得像个蚕宝,敬事房总管还会拿银尺量她们露在外面的发梢:"超出一寸就得重洗。"两个老婆子也是把人翻来覆去检查,连指甲缝都用银针挑过。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杜绝妃子趁着侍寝的机会,偷偷的用各种手段去谋害皇帝,任何可能会对皇帝产生不利的东西都不能出现。 "前年陈贵妃的婢女在主子鬓角藏了根毒针。"抬轿太监突然开口,轿子正经过乾清宫前的铜鹤灯。 "那棍子当场就把人天灵盖敲碎了。"新人妃子的脚趾在被子里蜷成团,巨大的恐惧瞬间席卷。 嘉靖二十一年的血案让紫禁城改了规矩,那一夜,十六个宫女用黄绫布差点勒死皇帝,后来她们被凌迟处死,也是自那以后侍寝妃子都得光溜溜裹进被子,连根头发丝都不许外露。 但很少有人知道,那根油光水滑的棍子其实是永乐年间的旧物,最初用来丈量龙床尺寸,后来变成惩戒工具。 到万历年间竟成了必备的"守贞棍",床脚泛着包浆的乌木棍上,密密麻麻的划痕像无数张咧开的嘴。 "记着从万岁爷脚边钻进去。"每次有新人侍寝的时候,老太监都会提醒一句。 紫禁城有件怪事,越是恐怖的物件,表面越光亮,慎刑司的板子打得人皮开肉绽,手柄处却盘出琥珀色包浆。 鸩杀过嫔妃的玉杯,杯口润得像抹了猪油,而那根棍子,它通体泛着乌光,顶端金属箍却异常黯淡,那里从不沾手,只沾血。 这根棍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它在后宫的威慑力简直比圣旨还大,它不是武器,而是规矩的化身,提醒妃子“别越界”。 妃子们知道,哪怕皇帝温柔似水,那根棍子随时可能砸下来,后宫的一切都是冰冷的程序,感情?不存在的。 而那根棍子就是用来提醒她们这个的,到了清朝规矩更变态,妃子侍寝完,不能留宿,必须马上被抬走。 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皇帝要是醒得早,妃子还得立刻滚蛋,连句“早安”都不准说。 这哪里是侍寝,分明是“打卡上班”。 妃子们最怕的不是皇帝,而是那根棍子,皇帝好歹是个人,有喜怒哀乐,而那根棍子,永远冰冷无情。 它代表的不是暴力,而是一整套让所有人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制度。 它什么都不会说,却总在那儿,永远提醒着你不是来享福的,是来“应试”的。 只要你没出错,它就静静地待在那儿,但一旦你错了,它会第一个动手,不是为了伤你,而是为了守住那套谁都不能违抗的秩序。
侍寝的妃子抬上龙床后最怕什么?不是皇帝,而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棍子。 "娘娘别怕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04 20:17:19
0
阅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