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张文洪烈士!28岁的他在老山前线,战友不断牺牲时,提起机枪冲出战壕,孤身奋战四个小时,击毙18名敌军、伤敌15人,最终壮烈牺牲。他的儿子才5个多月大,父子未曾见面,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遗憾。 张文洪出生于1957年,在湖南省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长大。那时候,农村生活简单,大家靠种地过日子,他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学着扛起责任。学校离家不远,他每天走路去上课,认真学文化知识。毕业后,1975年他选择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分配到基层部队。新兵阶段,他每天早起跑步,练习枪支拆装,适应军营纪律。随着时间推移,他表现出色,逐步从战士升到班长,负责带领小队执行任务。1980年代初,他参加多次军事演习,积累实战经验,强调团队协作。1983年左右,他升为排长,后来担任陆军67军199师595团3连连长,管理整个连队的训练和事务。1985年初,部队开赴云南边境,准备保卫行动。他已结婚生子,但军务忙碌,无法回家。那段时间,他通过书信联系家人,儿子刚出生几个月。他带领士兵进行针对性训练,确保大家准备充分。 老山战役发生在1984年4月28日,中国部队为收复边境阵地发起进攻,面对越南军队的顽强抵抗。战斗持续激烈,涉及多个师团。张文洪作为3连连长,率队推进到毛松岭211高地。那里地形复杂,雾气浓重,敌军火力密集。战友们在推进中不断有人中弹倒下,形势危急。张文洪捡起轻机枪,检查弹链后,跃出战壕开始反击。他调整位置,连续射击,压制敌方阵地。敌军试图反扑,他转移几次,避免被包围。手臂受伤后,他继续开火,坚持四个小时。期间,他击毙18名敌军,打伤15人,有效牵制对方进攻。这场战斗属于老山战役的一部分,中国部队最终巩固阵地。他的行动,直接支持了整体任务完成。 战斗结束后,越军从隐蔽位置射击,一颗子弹击中张文洪头部,他当场倒下,年仅28岁。部队士兵上前确认,抬回遗体,阵地得以巩固。中国部队完成收复任务,清理战场。军方追授他一等功,表彰其贡献。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举行追悼仪式,战友们敬礼。他的事迹在部队传播,用于教育新人。国家发放抚恤金,支持家庭。妻子独自照顾5个月大的儿子,小孩从未见过父亲。她处理家务,邻居帮忙。儿子长大后,通过照片了解父亲,继承遗志参军。张文洪的牺牲,贡献于边疆安全。老山地区防卫行动持续,他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每年清明,家人祭扫,擦拭石碑。他的故事通过书籍流传,教育年轻人关于责任。 老山战役整体上,中国部队通过轮战方式,锻炼了多个军区力量。从南京到成都,各部队相继参与,持续近十年。收复老山后,越军多次反击,但均被击退。张文洪所在的595团,在松毛岭一线发挥关键作用。那片区域是敌军重点进攻点,战斗频繁。他的连队在推进中,面对炮火和地雷,保持队形。他的生平,从农村到军营,体现了普通人成长路径。参军后,他注重纪律,升职靠实干。战场上,他的决定,源于平时积累。
有句歌词唱的好,炊事班里练精兵
【2评论】【1点赞】